第10版 学者声音

2014年06月21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以消费为基础促进经济增长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近年来,中央为了扩大内需,在多次会议上都提出了要“发挥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我以为,这既是对前些年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反思,也回归到了人类经济增长的规律性目的。以消费为基础促进经济增长,核心是围绕居民的消费需求组织经济活动,保证经济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实现经济稳定健康增长。

  ■ 葛守昆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

  

  一、充分认识消费人类经济增长永恒的动力

  经济自消费始。人类最初的经济活动主要从消费开始,人类最终的经济目的也从消费结束。可是非常遗憾,这样一个几乎属于常识性但有决定性作用的经济问题并未被经济学者们和经济决策部门所重视,消费对于经济的目的性在许多场合被遗忘或谈化。其实,在遥远的古代社会,人类祖先就是为了消费的满足才脱离动物界,用劳动生产更多的消费品来解决温饱不足的问题,从而有了最初意义上的经济活动。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再生产消费品的环节不断延伸,既包括消费品本身的生产,还包括生产资料的生产,甚至还连接着许多的社会活动。特别是在有了商品生产和交换、进入市场经济以后,货币成为了交换的媒介,货币代表了商品的价值,成了经济财富的象征。以至于人类经济活动离消费渐行渐远,许多经济活动似乎与消费关系不是十分密切,甚至出现偏离、远离、背离消费的情形。当然,在微观层面上,就个人和企业而言,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驱动,通过消费品或非消费品的生产,追求货币财富的增加也属天经地义。问题是在宏观层面上(主要是国家层面,全球层面更是如此),货币特别是纸币,主要是一种价值符号,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并不构成经济的真正目的。如果全社会经济活动脱离消费品的生产和再生产,或者以货币为中心,以追逐货币为目的,人类经济发展势必违背原来的初衷,其经济增长的目的性就值得怀疑。

  以生产消费品为目的的经济为什么要增长?在根本上,则是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也是增长的,撇开人口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消费品的数量特别是质量需求是不断增加的,包括消费品的升级换代和消费品范围的扩展。所以,消费是经济永恒的增长动力。当然,消费品的生产要涉及到众多的生产与再生产环节,围绕消费品生产的增长,需要有生产消费品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生产消费品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还有其它为人类消费提供的生产环节,比如,安全的生产、环境的生产等。必须指出,只有以消费为中心构成的经济增长才是真正的增长,那些脱离、远离、偏离、背离消费,游离于消费之外的经济增长,不可能构成真正的经济增长,只能是一种为生产而生产、为投资而投资、为速度而速度的增长。这样的增长很可能是一种典型的物质浪费,是虚增实减。

  二、积极发挥消费需求对“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在经济增长问题上,人们都知道消费、投资、出口对速度有拉动效应,是“三驾马车”。问题是“三驾马车”之间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投资、出口必须与消费相匹配。从实践来看,我们过去多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和出口的贡献。2001年到2013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速度在20%以上,出口年均增长速度也在20%左右,但与消费密切相关的居民收入年均增长不到10%,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只在35%左右。反映了投资与出口脱离消费而成了脱缰的“野马”。其实,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虽然会明显带来企业利润的增长、税收以及财政收入的增长、就业的增长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形成较高的速度,但如果投资远离消费,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如能否形成生产能力,或有了产出有否市场需求,亦或有市场需求是否能收回投资并有回报?近年来,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也反映了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表明投资与消费之间未能形成密切的关联效应。出口也是如此。在经济学意义上,出口是国家之间贸易的互通有无、填补空缺,核心是为了进口,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生产高品质的消费品,或者直接进口高品质的消费品,提升国民的消费水平。脱离进口,特别是消费品需求,为了出口而出口,可能毫无意义而没有价值。

  特别需要指出,中国是人口超级大国,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必须始终确立以消费为中心组织经济增长的理念,打破为生产而生产、为投资而投资、为出口而出口的增长传统。将经济增长的重点放在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方面,注重消费条件的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居民消费质量以及消费对于社会发展的进步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标准。当然,也必须看到,尽管居民消费始终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但并不意味着居民消费本身的增长越快越好。一般来说,人类在解决温饱、生活实施初步完善以后,消费的增长就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或基本饱和的阶段。这时候,主要追求消费的品质、安全、环境和健康等因素,消费表现出科学合理而富于理性。尤其是在没有大的消费升级和更新换代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片面追求过高的消费品零售增长,以此带动经济增长,也不是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为什么西方有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并非是这些国家的生产能力不足,主要是居民消费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不会有大的增长。

  三、围绕消费需求确立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认为,以消费为中心促进经济增长,核心是从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消费问题入手,大力发展与提升消费品质密切相关的产业,并以这类产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点。

  1、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为突破口,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

  近些年来,从出现三聚氰胺“毒奶粉”后,不断出现“毒大米”、“毒猪肉”、“毒香肠”、苏丹红、地沟油等,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搞得人心惶惶、无所适从、无可奈何,在相当程度上,是将人们一下子从发展状态退回到生存状态,这也给中国的经济增长敲起了警钟。现在,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呼声很高,是现代农业和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走出多年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发展老路,充分认识农业不仅有“稳”的功劳,同样可以有“富”的贡献。关键是告别传统的小农经济、小商品、小生产方式,通过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农工贸、产加销相结合,走特色化、高效化、标准化、安全化的路子,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安全消费。

  2、围绕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目标,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在经历了工业化中后期以后,环境在经济增长中上升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消费层面上,环境成为了重要的和基本的消费品。比如,对清洁空气的需求、对干净水的需求,是消费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果只是钱多了、房子大了,但生活在雾霾状态,会大大降低消费的质量。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环境矛盾,构成了对环保产业的巨大需求,在很大程度成为了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必须围绕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大力发展与此相关的环保产业,比如环保设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绿色生态产业、空气洁净产业、废品回收和利用产业等,形成向环保产业发展要经济增长速度的增长机制。

  3、迎接老年化社会的加速来临,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

  我国老年化社会正在加速来临,今后一段时期,由老年化带来的社会矛盾将日益凸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有利于拉动消费和促进经济增长。应加快以老年生活照料、老年产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金融服务、老年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保持整个经济增长形成“稳中求进”的基本态势。

  4、突出消费质量的提升,加快健康产业发展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们在告别“短缺经济”、解决温饱问题以后,对健康的需求就成为了重要的消费需求,也进入了健康产业大发展的时代。健康产业在我国也是一个新兴产业,有很大的经济增长空间。要积极发展涉及医药用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绿色食品、体育健身用品、体育健身场所、心理咨询和疏导、医疗康复以及与人们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的各个生产和服务行业,将健康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5、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科技产业有大的发展

  提升消费品质的经济增长,对科技创新有强烈的需求。但是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的发展本身又有着很高的要求,难度较大。关键在经济增长的指导思想上,要走出投资依赖和外资依赖的增长模式,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发展的路子。特别是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突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尊重科技劳动者的权利,保护发明创造和知识产权,鼓励科技人员办科技型企业,坚持以科技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消费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