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千年的酿酒文化相比,60年的劲牌公司在浩瀚绵长的画卷中难称历史,但是和一批解放初期设立、经过艰难生存后倒闭的酒厂相比,如今每年以两位数增长率稳健发展的劲牌公司可称“常青树”。我国现代保健酒历史,几乎可以说是由劲牌公司书写的,它的每一个脚印都在引领中国保健酒行业的发展。
艰难创业
三次停产濒临倒闭
如今的劲牌公司年销售额近60亿元,上缴税收连续多年稳居全国保健酒行业第一、湖北民营企业第一、黄石地区各类企业第一。
时光追溯到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急需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此时,湖北省大冶县税务局负责建立一个县办的集体式酒厂。当时就决定在解放前就从事酿酒、具备简单酿酒工具和技术的凡贵宝家庭作坊建厂,并于同年11月份正式投产。但是,由于当时原材料(粮食)紧张、饮酒人不多,市场销路困难,1953年夏季被迫停产。
1953年秋,企业重新筹建,选址大冶城关杉树排先锋街28号(现大冶城关和平街),厂名为“大冶县新建酒厂”,产品为48度白酒,10月正式投产。而当时的酒厂,仅有3名酿酒师傅,总固定资产4197.5元。
三年自然灾害让以粮食为酿酒原料的酒厂又陷入了困境,酒厂第一次停产。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1977年,艰难维持的酒厂因产品销路困难而再次停产。1978年,企业转产味精,由于缺技术、产品成本高,出现亏损,在1981年3月又一次停产。
另辟蹊径涉足保健酒
开启健康新篇章
劲牌用不足5000元的资产在60年间实现年销售额近60亿的业绩。
1981年3月,企业第三次停产后,劲牌人痛定思痛,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后发现,人们饮酒有向“低度、营养、健康”发展的趋势,于是果断调整产品结构,转战健康产业,研发滋补保健酒。当年就生产出了莲桂补酒、迎宾酒、双喜酒和红茶菌酒等新产品。
1982年,劲牌技术人员在莲桂补酒的基础上,研发成功了“长寿酒”,这也让大冶的这家酒厂第一次踏出了国门,与新加坡客商签订了产品销售合同,从此奠定了该酒厂发展保健酒产业的战略定位。
1987年6月1日,吴少勋来到酒厂当厂长。也就在这一年,酒厂开始了“中国劲酒”的研发,六名老中医和众多著名中医中药专家、营养学专家和生物工程专家对其进行研究和完善,前后六次组方,历经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在1989年10月生产出了成品酒。质量稳定、口感好、保健功效显著的中国劲酒让酒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很快就在鄂东南和广东梅州等市场打开了局面。
从1981年开始涉足滋补保健酒领域,提出“保健酒概念”,到1989年推出“中国劲酒”,再到1993年推出“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的广告,在30多年的时间里,劲牌坚持健康产业发展战略不动摇,走出了一条保健酒的新道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品类,翻开了中国酒文化的健康新篇章。
“不要贪杯”家喻户晓
企业改制焕发新生
“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的广告语堪称经典,央视荧屏上的这句话让劲酒家喻户晓、走向全国。
劲酒的良好口碑和知名度,也让酒厂上下对于做“中国保健酒第一品牌”更有信心。1994年12月,企业更名为湖北劲酒厂。
1997年7月,在国企改制的浪潮中,湖北劲酒厂由国有体制改为股份合作制,全员持股,企业更名为湖北劲牌酒业有限公司。同年,“中国劲酒”还推出了125毫升小方瓶包装,这样的包装在当时的酒类产品中十分少见,现如今,这款产品在劲牌公司已是绝对的拳头产品。去年,“小方劲”卖了7.5亿瓶,占劲牌公司总销售额的六成以上。
1998年6月,企业召开全体股东大会,经投票,以98.7%的赞成票同意企业改制为民营。通过改制,企业迎来了全新的生命,员工潜力得到了激发,企业从产品、技术、营销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诸方面进行了大胆革新。2001年3月,国家工商局核准企业名称为劲牌有限公司。由此,该公司走上了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健康企业的道路。(潘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