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仪器的创新、制造及应用水平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科技和工业实力。然而,如何加快推进国产科学仪器业的快速发展,一直是业界挥之不去的心头之痛。 首先,对用户来讲,没有权威的技术认证数据是不敢购买国产仪器设备的重要因素,因而我国建立第三方平台,提供产品权威的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其次,国家通过启动一系列振兴国产科学仪器产业的计划,有效助力国产检测仪器发展。这些,都预示着国产科学仪器业的发展春天即将到来。
■ 柯吉
“2013年,实验分析仪器进口62.94亿美元,出口14.56亿美元,贸易逆差48.38亿美元。而从2009年到2013年,逆差在不断增大。”在近日召开的“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技术服务推介会”上,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展览交流部主任欧阳良的语气颇为沉重。
国产检测仪器处境尴尬
“我去过很多实验室,看到很多高端的进口仪器闲置。春节前去过农科院一个实验室,2008年购进的仪器,到2014年初,一共用了不超过30次,闲置在那里非常可惜。”清华大学分析中心邢志老师介绍说,“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买的进口仪器,往往实验室不敢拆,不敢动,当宝贝锁在那儿。”
进口科学仪器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主要市场。农业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项目监管处处长俞宏军曾指出,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机构中,部级中心进口设备的比例占到90%,省级中心进口设备的比例占到70%—80%,就连县团级机构都有50%以上的进口仪器设备,有些300—400万总投资的项目,光购买进口设备仪器就花掉了200多万,仅剩的那点钱去做实验室建设,其实验室条件可想而知。
长久以来,国内的仪器仪表招投标过程都备受争议,频频出现县级单位高价采购进口产品,纯水仪、离心机等国产化程度很高的产品都要采购进口产品的现象经常发生。一些单位甚至以拥有进口仪器为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产仪器市场销售黯淡,源于长时间的落后。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现在的国产仪器已今非昔比。“近十年国内厂家和国外产品的差距缩小,无论是价格、质量、性能上相比,都在增强我们的信心。”欧阳良说。
“苏州苏试仪器有限公司和苏州东菱振动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研制出40吨以上的大推力电动振动实验系统,为我国运载火箭、卫星发射、载人航天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钢研纳克公司研制的OPA-200金属原位分析仪是世界上首台可进行金属材料中大面积范围内的成分及状态定量分布的快速分析仪器。”说到国产仪器,欧阳良如数家珍。
然而,一方面,以高昂价格购买进口仪器,买了之后不舍得用;另一方面,性价比高的国产仪器卖不动,甚至得不到测试验证的机会。国产检测仪器的尴尬局面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
建立第三方平台提供权威评价
“科研人员不敢浪费自己的金钱和时间。”中科院化学所副研究员袁景和曾经表示,“你(国产仪器)再便宜,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评价你。”
他所反映的问题直指长期以来仪器研制与应用存在不匹配的现状。一台科学仪器在实际工作中的灵敏度、精确度、稳定性,都是仪器购买厂家的重要问题。这些数据也反映了仪器被市场接受的程度。
对用户来讲,没有权威的技术认证数据是不敢购买国产仪器设备的重要因素。很多单位因为不了解国产仪器设备的适用范围和怕担风险,怕技术不成熟,而宁愿高价购买进口仪器。
“在研发设计和制造、销售方面,是国产仪器生产厂商可以自主完成的工作,但是对于验证工作,作为仪器的推广、应用、使用的重要一环,仪器厂商却无法独立完成。”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实验室主任刘岩表示,“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有必要在客观、公正、有权威的国产仪器验证平台,集中对国产化仪器进行各种实验参数的认证,为国产仪器设备的推广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权威数据,为用户提供公平、公正的参考数据,还可以对国产检测仪器设备的性能改进、升级换代提供思路。”
北京市科委于2009年启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北京市科委条财处负责人介绍:“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五年来,已联合中科院、北大、清华、中电科等高校院所及大型企业,形成了27个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截至目前,共促进首都地区615个国家级、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价值186亿元、3.64万台(套)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促进了600多项较成熟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建立,为推动国产仪器发展,提升中国科学仪器产业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撑。
正是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坚实基础上,2013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设立了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服务试点,由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和北京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共同承担。
国产检测仪器有望在春天里腾飞
2013年5月,国家环保部发布空气质量标准的第二阶段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性价比高的监测仪器设备,按政府采购的相关要求选择国产设备。
这对于国产检测仪器行业来说,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这是我们掌握的第一个在采购仪器设备中明确提出选用国产仪器设备的案例。在此之前,空气质量监测仪器主要被进口产品垄断,日后会越来越多出现国产企业的身影。”欧阳良说。
而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已经启动了一系列振兴国产科学仪器产业的计划,助力国产检测仪器的发展,为国产检测仪器的发展搭建对接和交流平台,这些活动和举措都预示着国产科学仪器的春天已经到来。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主任吕先志介绍道:“科技部最近这几年和财政部一起共同设置了国家重大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已经陆续投入了几十亿,启动了多批项目来推动大型仪器的国产化,产业化,示范化。”
“国家重大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北京市科委也接受委托,落实了大概十来个项目,投入了将近5亿经费。两年前我们也启动了国产仪器创新和培育项目组织工作。这些项目实施过程会形成支撑科学研究的一些检测系统、方法和技术,推动这些系统、方法、技术成果的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北京市科委副主任郑焕敏表示。
“我们前面做的工作实际上都在源头抓。现在的国产检测仪器设备验证与综合评价服务定位于市场端的推动。从仪器设备的性能、功能,到面向需求的检测规范,和可信检测结果的认定,这条线打通了,可以推动国产仪器设备的使用,同时也牵引国产仪器设备改进的方向。”郑焕敏认为。
无论是内部发展环境还是外部市场需求,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都处在一个非常好的阶段。如何在产品创新的同时,进行管理和运行模式的创新,通过摸索、调整,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让企业和整个产业都能发展起来,是现在国产科学仪器企业急需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