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名片】:
福建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泉州市企业拥军协会会长
泉州市河南商会筹备组组长
晋江亿仁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1993年在晋江创业至今已逾20年,张富英的拥军脚步从未停止,驻泉某部队赠送的锦旗是对她拥军事迹的生动刻画:“文化拥军二十载,军民一家情谊长。”
■ 王树帆 吴泽华 陈小阳
她是一位母亲,心里惦记的却是更多人的孩子,被福建省评为“十佳母亲”;她是一位企业拥军协会发起人,心中常牵挂着部队的战士,被评为文化拥军模范;她是一位预备役军官,把拥军融入事业、融入生命,你会在不经意间被她的拥军热情所点燃。
从1993年在晋江创业至今已逾20年,张富英的拥军脚步从未停止,驻泉某部队赠送的锦旗是对她拥军事迹的生动刻画:“文化拥军二十载,军民一家情谊长。”
她有一个信念:
把拥军作为事业
1992年,张富英来到泉州,从打理一间小店面到经营一家拥有1200名员工、年纳税近千万元的企业,张富英始终坚持拥军,在许多驻泉部队,她就是文化拥军的代名词。
对于部队,张富英总有一种亲切感,当初与部队结缘的场景历历在目:那是刚刚创业不久,驻泉某部队拉练经过张富英住的房子,战士们已经拉练了几十公里,途中完成了很多任务,个个都是汗流浃背,但这些稚气未脱的战士仍士气十足、番号声震天响。
这个场景触动了张富英的心弦。她马上招呼丈夫从家里拿来开水和水果,送给在路边休息的官兵们,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拥军经历。从此,张富英与部队子弟兵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开始了她的拥军事业。
某旅炮兵团图书馆急需一批图书,她第一时间把价值5万元的图书送过去;某导弹旅想修建一个灯光球场,她立即签了一张10万元支票给予支持;某地人武部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批电脑,她当即为人武部购置了8台电脑;去年3月,张富英积极发起企业家与部队家庭困难官兵“一对一帮带”活动,100多名企业家与部队困难官兵结成帮带关系,仅她本人就帮带困难官兵7名……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从最初的每年一两万元到现在的几十万元,她文化拥军、亲情拥军的脚步从未间断。
每一次拥军,张富英都特别认真、特别珍惜。“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有机会拥军更值得珍惜。”张富英谈起拥军来,更多的是述说自己在拥军中的收获和感动。
“最珍贵的礼物,是战士栽种的新鲜蔬菜。”张富英念念不忘的是一次到海防某团海防模范连的慰问经历,她给官兵们拉了整整一大车水果,临走时,一名士官满头大汗跑过来:“阿姨,稍等一下。”不一会儿,四个战士每人提着一袋新鲜蔬菜急匆匆地赶来,“阿姨,这是我们自己栽种的新鲜蔬菜,绝对环保无公害。”接过战士手中沉甸甸的蔬菜,张富英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她有一个追求:
把拥军做成品牌
随着拥军时间的增加,张富英越来越感觉到拥军事业意义重大,仅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她萌生了一个念头,与身边的企业家联手,创建泉州市企业拥军协会,打造一个新时期的“拥军兵团”。
那段时间,张富英来回奔走,积极发出倡议,向企业家讲述拥军的意义、部队官兵的精神风貌、侨乡泉州的拥军优良传统,传达泉州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的骄人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联系的60多家企业全部报名参加了。
2013年1月,泉州市企业拥军协会正式成立,会址就设在晋江亿仁鞋业有限公司。协会成立之初,张富英率先拿出20万元,带头筹措协会爱国拥军基金,带头交纳协会会费。目前协会建立了走访慰问、挂钩共建、会长议事、军企座谈会等活动制度,去年协会投入上百万元用于文化拥军。
张富英还积极开展文化拥军、科技拥军、亲情拥军和拥军优属等活动,为驻泉部队和优抚对象解难题、做好事、办实事。仅2012年,亿仁鞋业就安置退伍军人30余人,全部安排在企业发展潜力大、收入水平较高的岗位。亿仁鞋业还把爱国拥军工作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纳入企业年度工作安排、纳入工作年度财务预算、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中,成立了亿仁鞋业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张富英亲自担任组长,目前这一企业拥军模式已经得到福建省和泉州市双拥领导小组认可,在企业拥军协会60多家企业推广。
去年1月21日,泉州市纪念双拥运动70周年系列活动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张富英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开幕式。到会的将军们了解张富英的爱国拥军事迹后,纷纷对她竖起大拇指,鼓励她把企业拥军协会做大做强。听着老将军们暖心的话,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在张富英心中油然而生。
去年2月,南京军区《东海民兵》杂志以封面人物形式对张富英的拥军事迹进行专访报道,从而在南京军区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去年9月,她应邀参加全国社会化拥军研讨会,并做交流发言。
她有一个承诺:
把拥军坚持一生
“拥军是支持国防建设的大事,是一辈子都做不烦、干不厌的善事。”张富英一谈起拥军,总喜欢讲这样一句话。
2011年12月,张富英不顾亲友劝说,执意把唯一的儿子送到驻榕某部。孩子的爷爷奶奶不理解:“富英,你拥军我们不反对,可不能把我们的心头肉也拥到部队啊!”张富英回答:“爸、妈,拥军不能只挂在嘴上,拥军给钱给物资不算啥,关键要有心。咱们孩子到部队既是作贡献,也能得到锻炼。”
现在儿子是连队一名普通的导弹发射手,还当上了新兵班副班长。提起当兵的儿子,张富英满脸骄傲和自豪。
2012年11月17日,是张富英铭记于心的日子。这一天,她被泉州军分区任命为心理战分队预备役军官。
穿上军装,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英姿飒爽,张富英特别开心。她马上给远在军营的儿子打电话:“儿子,你妈现在是预备役军官了,咱俩可是战友了啊。”儿子高兴得一下子跳起来:“妈妈,您真棒!”一句“您真棒”,让张富英心里美滋滋了好几天,感觉与儿子的心一下子贴在了一起。
许多驻泉官兵都有张富英的手机号码,时常给她打电话,交流思想、讲述在部队发生的新鲜事。张富英也因此多了很多称呼,有叫“张姐”的、有叫“张姨”的、有叫“张妈妈”的……只要是部队的事,张富英只有一个标准,全力以赴、绝不推诿。她经常说:“我对拥军,有一个坚持一生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