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07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互联网金融创新与京津冀贫困带发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陆小成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一、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现代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创新

  互联网金融成为现代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的金融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创新产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余额宝为重要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是借助市场力量和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产物,是发挥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重要表现,是服务和重视广大社会群众利益、实现利益重新分配和优化整合的重要创新。互联网金融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能一定程度上回馈了广大存款者,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金融衍生品,它通过与银行的协议利率来向客户支付高利率。可以说,互联网金融是市场倒逼的产物,通过互联网搭建了网民与金融机构互惠互利的机制与平台,是一个金融渠道及服务的创新。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形成对传统金融模式和银行体系的一定冲击与挑战。传统银行由于资源和成本方面的考虑,大部分资产较少的人可能很难享受到资金的保值增值服务。互联网金融也并不是取代银行的作用,它是通过互联网的长尾效应弥补了传统银行渠道方面的成本压力,让个体享受与大客户的同等待遇或服务。互联网金融是当今社会金融发展的趋势,实现资金更加优化配置,当然会对银行形成一定的冲击。互联网金融产品借助互联网平台、广大网民和草根思维对传统交易渠道进行变革、创新,体现的是群众性、个性化、平等性、社会化的服务思维,减少传统金融服务的中介环节成本,使金融理财为普通百姓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了扁平化推广、社会化服务、跨界创新。

  互联网金融需要加强规范,需要国家法制化的科学引导和有效而非过分监管。互联网金融允许市场行为和现代金融主体的自由竞争,不受传统垄断性的金融体系的打压和限制。互联网金融仅仅是金融创新的一种形式而已,当前市场上其他多种形式的金融创新产品。对这些金融创新产品应该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管。要发挥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金融稳定、风险可控、行为规范为基本原则,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繁荣稳定,改变传统金融体系普通群众缺乏与银行缺乏对等的话语权和谈判权等不合理现象,需要高度重视和支持余额宝等金融衍生产物的持续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创新有助于推进贫困带持续发展

  当前金融服务不足严重制约贫困地区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对于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发展,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本解决了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党的十八大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要翻一番,人均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扶贫对象大幅减少,促进共同富裕。国家扶贫事业发展为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球的减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贫困地区存在金融服务不足、企业和贫困户贷款难等诸多难题。从总体上看,我国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还远未满足实际需要。贫困农户贷款门槛高,审批程序多,程序复杂,贷款难的问题仍然存在。贫困带缺乏实体经济支撑,贫困区域流出去的人与进来的人严重不对等。不断完善和改进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创新,发挥金融在扶贫开发中的撬动和支撑作用,成为社会各界的良好共识。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消费模式创新实现突破,与贫困带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可以解决贫困带地区民营企业贷款难和贫困带资金不足等诸多难题。基于互联网的扶贫方案可以使得金融资源能覆盖到更多贫困区域,互联网金融将对扶贫有所弥补。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形式,可以解决贫困农户的金融服务问题,互联网金融可以从“线上”实时对农户的信用进行评价,方便快捷贷款。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电商结合,根据农户再电商的销售额度和消费者评价,对农户信用做出评价和决定放贷额度,有效解决贫困带农户的信贷约束和贷款难等诸多问题。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重视贫困带金融创新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强调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由于环京津贫困带的存在,使这一区域的发展受到严重的“短板”现象的制约。京津冀贫困带发展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应该鼓励金融创新。亚洲开发银行调研曾发现,在河北省环绕京津的区域有24个贫困县、200多万贫困人口,集中连片,与西部地区最贫困的“三西地区”相比,处在同一发展水平,有的指标甚至更低,亚洲开发银行为此提出了“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关注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京津冀贫困带主要是环京津贫困带的发展,关键是要解决土地财政问题。互联网金融有利于优化贫困带的金融服务,促进京津冀贫困带发展。加快贫困带的金融服务支持,互联网金融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让金融机构离开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曾经的主导型地位,互联网的分享,公开、透明等理念让资金在各个主体之间的游走,会非常的直接、自由、低违约率。

  京津冀贫困带的发展要充分发挥金融创新的经济杠杆作用,通过金融创新为贫困带发展带来良好的融资环境和资金支持。一是要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重点是以良好的金融服务,加强京津冀三地的教育资源、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吸引优秀人才、企业等生产要素流入贫困带,破解北京人口过度膨胀、交通过度拥堵、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日益恶化等特大型城市病难题,促进贫困带的协同发展。二是贫困带发展和扶贫开发要重视龙头企业和当地能人培养,搭建起立足当地的互助型发展平台,为当地龙头企业和贫困带能人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和贷款服务,促进当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三是重视对贫困人群进行互联网扶贫平台的知识培训与服务供给,加强对扶贫对象的互联网知识和技术普及,重视建立互联网扶贫平台,重视贫困带区域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建立长效的金融知识宣传、交流机制。四是以良好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产业带动与结构优化,加强互联网金融服务,重视新技术的创新和集成,加强现代金融的支持,发挥京津冀的科技、人才、信息、项目等集聚优势,促进贫困带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促进京津冀贫困带的发展,最终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