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01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常州湖塘镇商会发展“样板经验”受肯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聚合资源 聚焦服务 聚力发展

  ■ 蔡炜

  

  全心全意服务,实实在在作为。从融资转贷、科技服务、光彩基金等“硬实力”服务平台的创新打造,到党建、文化等“软实力”品牌工程的开放式建设,江苏省常州武进区湖塘镇商会坚持党委领导、自主办会、创新服务、凝聚合力发展的“样板经验”受到全国工商联肯定。湖塘镇党委书记蒋金明说,“既是互助池,又是创新场,更是惠民牌,湖塘镇商会在聚合资源、聚焦服务、聚力发展上凸显出三大亮点,就是办单个企业想办却难以办成的事、为政府充当有形之手和市场之手之间的第三方力量、凸显在服务转型升级中的平台作用。”

  

  主体意识

  机制创新激活造血功能

  

  商会是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有机统一的组织。有的地方,商会更多被当作单纯的联谊机构。如今,湖塘镇商会动作频频,成立投资公司、建总部经济大厦,尝试资本运作。商会会长徐国忠创办的国茂减速机集团是国内通用减速机行业领军企业,正朝着百亿企业迈进。作为企业家,徐国忠考虑到商会组织经济属性,这一载体要实现自我造血功能,办会思维上要大胆创新,坚持“党委、政府领导下的自主办会、独立运作机制”,步入“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良性循环。

  2010年12月,在湖塘镇商会四届一次会长会议上,徐国忠发表“就职演讲”鲜明提出“三主定位”。2011年8月28日,徐国忠发起成立常州湖塘商汇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商汇投资公司每年为商会提供100万-200万元的会费,自聘工作人员,商会工作真正有人指导,有人管理,有人服务,实行自收自支。27位股东一致同意,每年拿出收益的10%用于支持社会事业,并将此决议写进公司章程,实行商业化运作反哺社会的光彩机制,商会先后成立了3个千万、8个百万光彩基金。

  

  摸准脉搏

  精准服务凝聚人心

  

  徐国忠的办公室有一个开放式茶室,这里成为会员企业取经讨教“实战经验”的“微型沙龙”。不论来者亲疏远近,不论企业实力高低,徐国忠知无不言。在他看来,商会的凝聚力要在全方位、精准化的高效服务体系中建立。这个大服务理念包括三个维度:服务党委政府,服务会员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紧贴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商会先后提交《湖塘纺织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建议》、《关于中心城区“退二进三”的思考》,积极引领转型升级风向标打造“总部经济”,筹建湖塘镇商会大厦吸引会员企业总部进驻。

  服务,从最渴求的第一需求入手。“老是开会,企业不喜欢,他们不要听报告。”徐国忠深知,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他主动拿出6000万元成立“湖塘镇商会转贷基金”。基金成立以来,先后为40多家会员企业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累计转贷60多次、共4.2亿元。为在更大层面打通产业链、金融链,湖塘镇商会与建设银行(601939,股吧)、武进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支持湖塘镇中小企业发展,累计为13家会员担保融资超过1亿元。商会,开始成为湖塘民营企业资本抱团的重要力量。

  商会要有向心力、凝聚力,要告别 “大呼隆”。该商会秘书长朱明芳告诉笔者,会员企业涵盖纺织、机械、电子、化工、轻工、商贸等行业,要分层、分众、分类活动,围绕会员需求精耕细作。为此,徐国忠创造性地提出分片分会活动模式,即分湖塘、马杭、鸣凰3个片区和机电同业公会、色织同业公会和青年企业家商会开展活动,由各片长、分会会长牵头负责。针对中小会员企业关注难的现状,实行“1+8”会长联系会员制度,即一个副会长联系8个左右会员,走到企业中去,掌握动态信息。创新服务方式,先后组织行业技能大赛、管理现场观摩会、大课堂、企业家军事日等特色活动,企业家把商会当成了心灵停泊的港湾,理念提升的课堂,事业腾飞的基地。

  

  雁阵齐飞

  扎根实体经济集群转型

  

  头雁高飞,群雁竞随。基层商会要像雁群一样,成为团结企业家的精神家园,抱团发挥极核作用和磁场效应,成为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转型升级的助推器、科学发展的代表队,形成一个大的“商会经济圈”。徐国忠如是构想。

  雁阵齐飞,理念先行。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部分企业家做实体的信心动摇了。在徐国忠看来,机械装备等实体经济是国之重器,为此,他创办了商会大课堂,走上讲台现身说法,从创业经历讲到做大、做强、做精的嬗变。他带头大刀阔斧进行技改、装备升级、国际合作,投入近1.5亿元进行装备改造提升;执行会长余克、副会长施与秋、恽中方等也走上讲台传经送宝,推动“二次创业”。执行会长余克投资2000多万引进德国高精设备,加大技改力度;副会长施与秋投资600余万元引进意大利仪器,做精做优产业;副会长单位常州嘉宝印染制衣有限公司将设计营销中心迁往上海,融入新时尚……会员企业中兴起了立足实体促转型的阵阵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