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小华
2014年的中国,注定是躁动不安的一年。经济增速下滑,人心浮躁,及暴恐频繁化,将影响国民至深。
暴恐袭击频繁化
上周的22日,新疆乌鲁木齐沙依巴克区公园北街一早市发生暴恐案件,导致无辜群众31人死,94人受伤。而之前的3月1日昆明火车站暴徒砍人事件、4月30日乌鲁木齐火车南站爆炸事件、5月6日广州火车站砍人事件,以及各地公交车自焚事件和诸多极端自戕案例,颇能扰乱国人风平浪静的神经,足以让人在风声鹤唳之中危如累卵。
暴恐袭击与A股非暴力下跌,形式不一,性质却如出一辙。最早的暴恐袭击,为全球闻名的美国2001年“911事件”,为避免暴恐对美国资本市场的冲击,美股曾停盘一周。不过,9月17日开盘后,抛售盘蜂拥而至,当日下跌7.13%,当周下跌14.26%,当周下跌11.08%,投资者遭受重创。
暴恐袭击的严重后果,国民信心会遭重创,社会管理成本增加,纳税人负担加重,经济发展会一定程度地受影响。
A股非暴力下跌事件
而20余年前,中国股市亦曾发生百万人打砸抢事件——1992年著名的“810风波”。
其时,邓公南巡,结束了意识形态领域“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议,再次点燃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激情。中国的股票市场也出现一波快速疯涨行情。当年,上海证券市场仅有15只股票,在供给有限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快速上涨自在情理之中。
1992年8月8日和9日,深圳证券市场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每个身份证限购一张抽签表,每人限购十张,中签后,每张表可认购1000股。深圳邮局收到一个最大的特快专递包裹,重达17.5公斤,里面有2500张身份证。
在巨大的财富效应推动下,几年前寡淡的股票交易市场早已人头攒动。1991年仅售1元一张的抽签表,早已飞涨至100元一张。而更恐怖的是,150万人从全国各地汹涌而至深圳,远超深圳当年60万常住人口。
危机的苗头开始隐现。一百多万人在300个发售点排起长龙,苦守两天两夜后,却没有买到抽签表。愤怒的淘金者潮水般冲向市政府,市中心各大马路全部瘫痪,商店被砸,警车被烧。管理者不得不动用催泪弹和高压水炮解决。
这是中国股市里第一个有记录的群体恶性事件。事后调查显示,500万张抽签表被内部截留私买达105399张,涉及金融系统干部职工4180人,其中金融系统内部职工私买近6.5万张,执勤、监管人员2万多张,给关系户购买近2万张。最后被公开处理的“罪大恶极”9人,有7人是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
非暴力下跌危害
如果说,暴恐袭击对经济的破坏作用可以用苍白的数字统计评估,那么对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结构的破坏和冲击,则令人如哑巴吃黄连,冷暖自知间,无法估量。
而目前A股遭遇着非暴力下跌,需要A股管理机构高度重视。表面上,IPO重启导致本轮下跌,成为资本市场走弱的替罪羊,而实际上,投资价值体系和投资环境建设,这一决定资本市场健康成长的内生性决定因素,严重滞后,没有紧跟经济发展的速度,没有形成完整而严密的制度体系,才是中国资本市场无法坚挺的根本原因。
从历史上看,所有暴力事件的背后,都隐藏着被扭曲的价值观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衡的命题,在社会矛盾和经济矛盾无法释放和累积至深后,引发暴力的利益掠夺,不管这种利益是有形的经济利益还是无形的政治利益。
除了天生的恐惧和贪婪左右股民的非理性行为之外。非暴力下跌,正是股民无处释怀、无法宣泄下的自杀式自我调节。
社会的自我调节与管理者的主动修正,是相互作用、配合和融合的。社会矛盾的累积,人心浮动、社会动荡,民众需要找寻到发泄的途径,而社会管理者应该提供这样的途径,并改变和调节社会治理策略,而不是掩耳盗铃式的自欺欺人。
暴恐成本反思
价值重构、利益分配不均衡时期的迷茫,极端暴恐的宣泄尽管与文明的社会发展相悖,这种极端的反人类行为,虽然为人不齿和痛恨,但它亦有积极的一面,能促进全人类、全社会反思,并有可能改变和影响社会进程。
诚如典型的一战、二战,它们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细微的美国“911事件”,同样改变了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战略,“911事件”后,反恐成为美国的首要国家任务。
“810风波”后,深圳股市从8月10日连跌5日,跌幅8.1%,最终在11月23日的164点处止跌反弹。它促使证券管理机构的诞生,两个月后的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成立,其办事机构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而中国在2014年里遭遇到的,一系列暴恐袭击和周边国家地区和地区的骚扰,也同样有可能,促使国家管理者改变国内外政策和措施的重心取向。
只不过,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怎么可以牺牲民众的生命为前提和代价?建立在一部分民众生存权消失的基础上的反思和发展,其代价和成本是疯狂且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