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5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合纵连横 搭建全国蒙商发展大平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吕会生

  

  这次调研是“以商招商的新长征”。

  这次调研是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宣传队。

  4月12日至30日,由全国内蒙古商会联席会发起组织的分三路跨越全国14个省市、走访27家外埠内蒙古商会和400多家会员企业的大调研,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时间里,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以大跨度、密集式,富有成效的调研,在全国蒙商界引起强烈反响。

  “本次大调研实际是一次连接乡情的友好之旅,蒙商精神的传播之旅,寻求合作共赢的务实之旅,也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实践,在全国各地内蒙古商会组织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呼和浩特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李岳清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至2013年底,全国正式建立省级外埠内蒙古商会23家,地市级蒙商会300多家,遍布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新疆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发展会员企业近万家。然而,这些外埠内蒙古商会不论是数量,还是单个龙头企业的规模都相差甚远,亟待政府引导,拧成合力。促进蒙商自强自立,采取“合纵连横”,让四海蒙商走向世界成为当务之急。

  而此次大调研、大走访通过传递“乡情”,增进老乡人脉,增进了政府与驻外蒙商的情感,促进了商会间的互动交流,谋求了全国蒙商发展的新突破。同时借助商会信息联络渠道,通过“以商引商”、会员企业引荐等形式,有效争取和吸引了更多外来投资,将会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集聚效应。通过传播蒙商文化,树立蒙商品牌,让更多蒙商企业汇集到全国蒙商的大旗下,为七八月份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的全国内蒙古商会联席会暨招商引资大会做前期准备和动员。

  每到一处,调研组都召开座谈会,同商会和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重点宣传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谈项目、谈合作,共发放600余份招商手册和首府宣传光碟,真情邀请各界蒙商参加全国内蒙古商会联席会议。各小组分别在三亚、广州、深圳、天津、大连等城市,共召开30次高质量的座谈会,先后召集各地商会企业600多家,大力宣传了自治区大力发展非公经济、鼓励异地商会及招商引资等相关政策,宣传家乡巨变和发展前景,特别是迎接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项目的建设情况。

  为扩大影响,此次调研利用互联网创新调研形式,建立微信群,采取O2O形式,线上、线下拉近与各地蒙商间的时空距离。同时利用微信实时报道调研动向,传递各组信息,把微信建成抒发情感、传递友情、扩大宣传的平台。

  一路走来,让调研组每位成员都感受到在外打拼的游子朴素真挚的家乡情怀。从南粤大地到春城昆明,从天涯海角到三秦大地,所到之处都洋溢着浓浓的乡情。像广东内蒙古商会秘书长李虹,深圳内蒙古商会秘书长孟凯以及企业家王金琳、兰强等,无论是商会负责人还是蒙商企业家,都全力配合支持调研工作,向调研组一行敞开心扉,袒露真情,表达出回报家乡的拳拳之心。

  “我们的家在这里,可根在内蒙古”、“喜迎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要为家乡奉献70份厚礼”、“不能给内蒙古人丢脸”等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透露出游子们的桑梓之心。

  从山东省内蒙古商会会长孙振华到吉林省内蒙古商会会长高景波,从辽宁省内蒙古商会会长孙凯歌、秘书长吉玲娜到海南省内蒙古商会联合会执行会长崔树诚,所有接触到的商会成员给调研组留下的印象是:富有事业心、感召力,有激情、有实力、有能力。

  “我们蒙商要向蒙古包的‘哈那’一样团结合作,共创辉煌”,正如前不久在深圳召开的蒙商发展论坛会上代表发出的感言一样,各地蒙商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共同为家乡献计出力,齐心成大业。

  通过调研,调研组开阔了眼界,结识了朋友,拓展了合作发展的新空间。“预示着蒙商发展的新时代到来了”,云南蒙商会会长徐国林和天津蒙商会秘书长葛建英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而此次大调研成果最为丰硕的是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拥有多项世界级专利技术并致力于软瓷石材、建筑材料研发生产的广州福美公司,有意在该市引入生产线,建立分厂,该项目以独特的环保优势和建筑垃圾再利用,非常适合该市及周边盟市旧城区改造和墙体美化,将掀起一场建筑材料的绿色革命;汕头市从事食品加工的蒙商企业,拟在广东各地建立内蒙古土特产品的直销点,打响民族特色商品的品牌;驻青岛的中国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表示愿参与呼市城市建设,有意在市政道路桥梁和新区建设中有所作为;大连希奥特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希望到呼和浩特投资建厂,在开发太阳能领域做出贡献;辽宁内蒙古商会会员宋宝龙表示愿意促成“纯电动公交车投资项目”落户呼和浩特,该项目无污染、绿色环保,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