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05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为穷人投资唤醒快乐财富观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雷振岳 时评人

  

  4月28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比尔·盖茨的文章《为穷人投资更有意义》,作者认为,“只有当我们帮助穷人摆脱病困,全世界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穷人投资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我相信,为穷人投资所获得的回报,和在商业领域取得的成功一样精彩,甚至更有意义。”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将其才能用于改善中国以及世界贫困人口的生活,为他们寻求解决方案。

  “为穷人投资”,这是一个听起来就让人激动的话题,财富投资仅考虑赚钱效应是不够的,还应该考虑社会效应、责任效应;仅仅考虑利益最大化是不够的,还应该多关注一下弱势群体的诉求,多一些扶贫济弱的慈善功能。通过财富的积累,也让社会效应、精神效应与和谐效应,得到积极呈现。

  比如盖茨基金会所致力的领域往往是对穷困人群影响最大、却不容易受到关注的健康和发展领域。而这些领域,也往往是资源最匮乏的领域。例如,几乎没有企业会投入资源来开发对抗疟疾的疫苗,因为疟疾主要影响的是最贫困的人口。2007年以来,盖茨基金会在中国设立办公室。并与中国政府合作开展全球健康和发展领域的项目——包括共同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努力减少烟草的使用等。

  边缘群体、穷困群体的健康和生活,得到了改善,能够以平等和有尊严的姿态,出现在公共生活中。投资者得到了财富,也得到了更多的快乐。社会成员在种贫、富互动中,增进了了解和互助,释放出和谐助人氛围。一种投资产生了财富、精神以及社会多重积极效应,这才是最有意义、最幸福的投资。

  在“你觉得怎样获得财富会更幸福?”的调查中,86%的网友把票投给“自己去努力创造”。强化财富中的道德内涵、责任内涵,以及公共内涵,也是很多中国人的财富观念。财富是有原德的,任何财富都是道德的产物。——“为穷人投资”也是“财富原德”的体现。

  可不能不遗憾的说,当下中国人的很多投资,还在传统的“为利润而投资”的思维中,打转转,追求“利润崇拜”可以理解,可如果因为逐利而让衍生出更多的投资负面,恐怕就值得思考和纠正了。比如疯狂投资房地产项目等,借助暗箱操作谋取暴利,自己也成了房价的拉动者,这是不是“带血的利润”呢?还有企业主为了利润,拼命剥夺员工应该享有的合法权益,逼员工拼命加班等,这种所谓的利润,也就是“汗血投资”了。虽然这些人成了财富英雄,财富中的“原罪”却是不能忽视的。

  凤凰网“中国人财富观大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高达65%的人认为“财富有原罪,只有品德败坏的人才可能巨富”;35%的人认为“财富有原德,只有努力创造价值的人才可能致富”。有了这种 “极端自私”,违法乱纪的财富基调,财富拥有者怎么能快乐起来、和谐起来呢?当下的贫富日益分化,阶层固化,富人被打上了为富不仁的标签,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为穷人投资”不仅是一种积极的投资,更是一种视野开阔的精神领跑。为了让自我得到更多快乐和幸福,为了给社会提供和谐公正的能量,为了拯救和改善更多穷人的命运,我们应多一些毋庸置疑的财富担当、公共责任的担当,多一些快乐财富观。财富是美德的产物,只有道德地占有自己创造的财富才会体验到创造的快感和做人的骄傲。让我们的每一分投资,都融进更多的慈善和公共责任,考虑自身效应的同时,也多考虑一下弱势群体的需要、社会效应、快乐效应。让社会得到更多的和谐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