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丰慧
截至3月31日,已发布2013年年报的11家上市银行中,有8家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较上一年有所下降。而互联网金融等对活期存款的影响越来越大。
互联网金融对活期存款的冲击,大小银行都不能幸免。从几家最“财大气粗”的国有商业银行来看,2013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末,工行个人存款全年仅增长5%;建行客户存款增幅仅为7.76%,较2012年末下降了5.81个百分点;农行2013年县域存款规模增速首次回到个位数增长。
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遭受了存款增速下滑的压力。光大银行活期存款占比较2012年下降4.45%;平安银行2013年末活期存款占比下降了2.3%;中信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下降2.1%;招行则下降了1.36%。
活期存款是银行最优质的资金来源。优质在成本低,存贷利差大,盈利空间大。低成本存款是各家银行竞争的重点资金来源业务。受互联网金融冲击活期存款下降对银行利润增长构成较大威胁。有机构以2013年中期的数据测算,如果有1%的活期存款转化为货币基金类理财,对银行2014年利润的影响是2%。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活期存款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各种货币基金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是任何金融产品都无法比拟的。比如:余额宝在短短7个月时间里客户量竟然达到8100万,基金规模达到5000亿元,在这么短时间里发展如此之快是不可想象的。同样,对银行活期存款的冲击也是不可想象的。余额宝货币基金是从银行活期存款转入到支付宝进而进入到余额宝平台理财的。直接分流的是银行活期存款。
而支付宝平台有5亿客户,微信财富通有3亿客户。这么大客户量转移到活期存款的货币基金里,不但对银行冲击大,而且这种冲击力短时间里是不会减缓的。而且,支付宝又推出了娱乐宝,其火爆程度大于余额宝。如果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企业无休止推出宝宝类理财产品,那么,银行活期存款很难招架得住。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活期存款带来冲击形成了最少两大倒逼效应。倒逼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余额宝、微信财富通等各类宝宝们之所以能够保持比存款利率高的多的回报率,主要原因在于利率管制的结果。由于银行存款利率管制使得管制利率与同业存款放开利率、管制利率与市场化的理财产品回报率形成了套利空间,导致银行存款低利率水平对客户存款失去了吸引力,直接造成银行活期存款流失。
这再次说明,目前的存款管制利率已经形同虚设、名存实亡了。这种扭曲的管制利率与市场化融资高回报形成的双轨制弊端越来越大,甚至造成了体制内和体制外包括吸收资金在内的金融市场严重不公。互联网金融在倒逼存款利率尽快完全市场化。
互联网金融倒逼银行加快转型。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带来的刻骨铭心的冲击暴露了银行创新的严重不足,暴露了银行在互联网新金融面前反应的迟钝,也让传统银行进行反思。出路在于改革创新求变。近期,多家银行对外披露了互联网金融战略。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尽快吸收互联网企业创新、提升客户体验的能力,在近期将推出一些结合互联网的创新产品,还会尽快推出B2B平台;中国银行已经成立了网络金融部,统筹规划并协调推进网络金融业务发展。
股份制银行也在积极谋划转型,最为典型的是平安银行推出了贷贷平安商务卡、口袋银行2.0、社区金融发展模式、互联网金融等一系列创新产品与服务。还成立了产品创新委员会,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将在2014年有长足发展。传统银行拥抱互联网新金融才是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最佳选择。
互联网金融最大的贡献是对中国经济急需激活民间资本包括草根资本投资消费贡献了巨大力量,这种新生力量只要能够保护好、发挥好,将会成为不弱于减税调控手段而且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刺激民间资本的有效工具。比如说,文化产业一直苦于没有资本投资而使其发展止步不前。而近期支付宝推出娱乐宝产品,支持电影、游戏等文化娱乐事业发展,几天时间预约投资高达30万客户。这种威力是传统金融无法做到的。
如果文化、教育以及其他一些经济项目都通过互联网金融类似余额宝、娱乐宝产品激活民间资本包括小额草根资本投资,潜力之大可想而知,全民资本投资就会很快被彻底激活。这对于稳增长的作用是任何措施都无法比拟的。
互联网金融将成为激活民间资本包括小额草根资本投资的重要平台和媒介,也必将成为草根百姓追求理财投资回报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