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9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香港,
你还是购物天堂吗?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何平

  

  香港,全球十佳购物之都。

  一直以来,其国际之都,购物天堂的地位无人能撼。据环球购物城市指数的研究,来香港的87%的游客购物,“2011年76%的购物游客对价格实惠非常满意”。无怪乎,香港在这个指数中获得亚洲最佳购物城市的称号。

  在香港,购物点林立,商品种类包罗万象,取价公道;拥有各式各样的露天市集、充满奇趣的夜市和琳琅满目的豪华大型商场,货品林林总总、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给,堪称购物天堂。

  因此,前来购物的游客至少给出了三大理由:包罗万象的商品、服务优质的商户,还有一年多次的大减价。

  这里,世界各地的品牌汇聚于此,而且大部分进口货品都免税。从最新设计师的服饰、珠宝钟表、电子产品,以至传统工艺古玩……所以,无论是衣服鞋帽、视听产品、家庭电器、摄影器材、钟表、珠宝、古董、家具,甚至你意想不到的货品,均应有尽有。

  在香港这个购物天堂,无论什么时候都能享受血拼之乐。尤其,趁着冬夏两季商户推出新装前进行大减价清货之际,尽情选购特价物品,或添置最新的时尚服装,那绝对是一大乐事!

  据统计:2013年访港旅客达5430万人次,较上年升11.7%,其中内地游客占75%。不过夜旅客占2864万,85%来自内地。

  内地游客大批入港消费被认为对香港经济复苏居功甚伟的同时,也开始引发各种摩擦,产生了矛盾和冲突。香港百姓渐渐感受到,房价开始难以负担,商铺被名牌垄断,到处人满为患,日用品价格也被推高等。内地客由此背上制造景点与交通拥挤,推高物价,对香港市民生活产生影响等骂名。

  由于社会资源的暂时紧张和再分配,加上内地旅客来港后,没有做到入乡随俗。而香港人对内地同胞的过火行为,已经变成零容忍。所以,各种计较和冲突在所难免。

  近期以来,特区政府为了平息香港市民的不满,将“双非”孕妇来港产子配额减至零,但又发生内地水客扫清市面幼儿奶粉的风波,导致特区政府又出招,颁布限奶令,到头来又引起新的不满。对于内地来港旅客的激增现象,甚至有议员提出征收入境税:向每名经陆路入境的非香港居民征收100港元的入境税,可令水客数目大减,并缓解走私对市民日常生活以及交通带来的影响。

  香港特首梁振英今年2月11日首度正面回应入境税并表示:“向来港旅客开征入境税不可行”。“所有政策都不能只抱着单边的想法”。他强调,旅客来港,为香港的旅游业和香港的基层市民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我们不能够未富先骄”。

  2月14日,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新民党常务副主席田北辰在新民党团拜会上表示,2013年访港旅客总人数急增至5430万。他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议案,建议中央有关部委与特区政府建立联络机制,调控内地来港旅客的数量增长,设定49个内地城市每年自由行访港旅客人数的上限,维持每年增长率在3%至5%。

  如今,对于内地赴港人数是否应该“封顶”,再度引起香港各界的热议。

  香港保安局局长黎栋国说:“从未听说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旅游城市会为旅客数目设限。”他表示,假如旅客旅游时不愉快,即使不设限制,人家也不会再来。关键是香港应该做好资源调配,保证服务质量,让旅客游港时有良好的体验。

  代表旅游业界的立法议员姚思荣说,设立上限这个提议相信不会获得接纳。

  田北辰则认为,调整每月访港自由行旅客的人数限额,可确保本港有足够的旅客接待能力,让内地旅客舒适享受来港旅游,同时减少旅客对本港市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矛盾在发展,探讨也在继续。

  可是,内地游客们心里的疑惑也在增长:

  香港,你还是我们心目中的购物天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