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江山工贸:“三部曲”实现液压元件国产化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宫茂

  

  “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液压元件产品,要不然会始终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谈到从事液压元件贸易十余年来的最深切感受,烟台江山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志焕如此表示。

  许志焕表示,江山工贸立志打破国外垄断,全力实现液压部品国产化,而这个过程,江山工贸将分三步来走:第一步引进一流产品,第二步海外并购掌握技术,第三步国内建厂实现国产。

  “我们正在进行各种准备,第三步很快就要迈出去了!”许志焕信心满满地告诉笔者。

  

  第一步:引进一流产品

  

  时间回到2001年,当兵转业回到地方的许志焕经一位做韩国液压部品朋友介绍进入到液压行业,开始从事液压部品代理进口和售后服务,也迈出了他在液压元件行业的第一步。

  一年后,许志焕发现这种“倒手”赚取中间价差的盈利方式缺乏竞争力,于是转变经营思路,增加了技术支持业务。江山工贸从韩国聘请到高级技术专家到国内与主机厂家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对主机厂家的产品设计、组装进行指导,甚至帮助技术能力不是很强的企业设计整套液压系统。凭借一条龙式的全程技术跟踪服务,江山工贸逐步赢得了很多主机厂商的依赖,并陆续与国内许多知名主机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再后来,在近十年的贸易过程中,许志焕意识到,仅仅做“中间商人”,好多因素难以控制,比如品质,“最好的产品他们肯定先供给本国企业,剩下的才会出口到中国”;再比如经常“吃不饱”,尤其在2010年以及2011年初的行业快速发展期,“拿不到货,我陪着国内企业老总飞到韩国四处寻找货源,那一种很无奈的、无能为力的感觉深深触动了我。”

  做贸易商的种种不可控因素坚定了许志焕做生产商的信念,而他也很快找准机会付诸行动。

  

  第二步:并购掌握技术

  

  2011年1月,位于韩国仁川始华工业园区的江山液压正式成立,其前身是由许志焕全资收购的韩国本地一家液压件生产企业,主要生产经营挖掘机、叉车、装载机、吊车、农用拖拉机、特种车辆、工业机床、军工装备等主控制阀及其他阀类产品,并面向国内挖掘机、叉车、装载机等生产企业进行配套。

  值得注意的是,该收购并非种种压力之下的“二手准备”,事实上在收购之初,许志焕便抱定了将其打造成业内一流水平的信心,为此他专门组建了一支韩国主控阀领域水平最高的技术团队,这支16人的研发队伍具有30多年的技术沉淀和生产经验,是韩国同行业中唯一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技术团队。

  正是因为有了顶级专家的支撑,许志焕对江山液压生产的主控阀产品信心十足,“我们的产品,在性能上可跟目前行业内的任何一款产品相媲美!”许志焕表示。据了解,江山液压生产的主控阀产品在国内市场已经销售了约2000套,其中有六七百台已投入使用,最长的已工作5000小时,但迄今为止,江山液压还没有收到过哪怕一次质量投诉!

  

  第三步:国内建厂实现国产

  

  很显然,江山工贸发展道路上迈出的第二大步已经稳稳落地,但许志焕还顾不上喘一口气,便又开始为第三大步的迈出做着准备。

  “我们在韩国并购建厂,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尽快掌握核心技术。而经过两年多的运转,我们已经实现了这一目的,所以国内建厂的条件基本成熟。目前,我们正在做前期准备,包括生产设备也已经在定制,最快到明年这个时候,你就能在国内市场见到我们中国工厂生产的主控阀产品了!”

  

  后记:

  近年来,从国家到行业,再到企业,各方力量越来越关注液压元件等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问题,但实质性的关键技术却一直难以攻克,“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最终却没有多大进展”,而主机企业配合不足,更让配件企业担负了巨大的风险。

  “从零起步,自己埋头研发”这条道路注定艰辛无比,因此不少企业转而另觅它途,瞄上了“并购”这条捷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1157起并购交易,2012年虽然有所降低,达到991起,但正如大家所见,工程机械行业的几起海外并购却赢得了举世关注。

  海外并购能带来什么?最直接的是帮助企业降低全球产业链成本和共享国际营销渠道,但最根本还是掌握所并购企业的核心技术,促使“中国制造”实现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

  “通过并购,把别人研究几十年的东西直接拿来为我所用,是一种很好的途径!”许志焕如此对笔者表示。诚然,十几年来,从中国到韩国,再回到中国,江山工贸看似走过了一条曲线,但却很有必要也很值得,因为这个行业最顶尖的核心技术已经为“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