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进口食品实为“中国制造”
贴上洋标签让售价翻倍
近日,记者在广州几家商场、超市、食品店走访采访了解到,很多进口食品存在标识不全的问题,有的进口食品,外包装上通身全是外国文字,丝毫没有中文字样。这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呢?
记者在广州多个食品商场发现,不少进口食品摆放在货架上,细看会发现不少进口食品包装有问题。比如说,在店内的一处货架上,记者发现一种售价10元/罐的泰国进口花生豆。该罐装花生豆的外包装上除了充斥着密密麻麻的泰文和英文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中文字样。而从外包装的中文标志上来看,人们除了得知这个花生豆全名叫做“大哥鸡米花生豆”之外,成分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这些信息也有。其他的诸如生产商、国内经销商、代理商等等都没有办法知道。包装上密密麻麻的泰文也是让大家觉得非常的怀疑,难道买东西还需要猜么?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国产的变身洋血统,比如说有一家大型超市里面,记者就发现货架上有一款“川宁”牌柠檬绿茶的进口袋装茶,其中文标签上写明的原产地在中国,但超市货架上对应的商品信息标签栏上却注明着波兰进口。记者询问超市导购人员为何货架标签和商品包装标签不一致,对此,超市工作人员却回应自己也不清楚。记者询问了该产品的国内经销商客服。客服人员表示说原产地之所以写中国,是因为该柠檬绿茶是在中国分装的。但同时,该客服强调说,虽然是在中国分装,但是其茶叶原料来自世界各地。而《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完整的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康师傅并购战略出炉
饮料和食品将拆分上市
在8年来销售额增长最慢之际,康师傅传出正考虑收购方便食品企业以刺激业绩增长,并可能将饮料和食品业务分拆上市。对此,该公司近日回应记者称,不排除会并购或将食品和饮料业务分拆各自独立发展,但还未有时间表。
有媒体日前引述康师傅公司首席财务官林清棠在接受采访时的话表示,康师傅正在寻求并购,可能在明年结成一个新的战略联盟,考虑的对象包括国内和海外的品牌。报道还称,康师傅公司拥有包括现金和短期投资在内的资金达到16亿美元,可利用这部分资金展开收购。
对此,康师傅新闻发言人陈功儒回应称,在方便食品业务方面,公司已和卡乐B、普利玛火腿株式会社及和光堂达成合作。目前,与卡乐B合作的休闲膨化食品已在今年上市,火腿业务目前的主要方向是走餐饮渠道,而跟和光堂的合作则还在进行中。
他表示,康师傅的饼干目前虽然是第二,但与第一差距较大,如要快速赶超,不排除会选择并购,但目前还没有具体项目。此外,目前康师傅的饮料和食品业务各自掌握的资源和市场都已经足够大,分拆上市从而各自发展是个战略方向。
京工商局检出不合格产品
餐巾纸被检出荧光增白剂
北京市工商局近日公布了一批不合格纸制品名单,24种产品被检出不合格,一些餐巾纸、湿巾被检出细菌超标,还有一些餐巾纸被检出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等。
市工商局此次检测主要针对餐巾纸、湿巾、纸巾、尿片等,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菌落总数超标,内装量短缺,检出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等。市工商局表示,尘埃度项目不合格是由于原材料本身质量差、原材料未处理干净或生产中防尘不到位等多个原因造成的。内装量短缺不合格,意味着包装内产品的实际数量比包装标识的数量要少,属于缺斤短两行为。而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可以使纸张看起来洁白。但目前对荧光增白剂的危害认识还不统一,缺乏有关荧光增白剂毒性的权威数据。但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安全,标准规定纸巾纸不应有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防止荧光增白剂转移至人体上。
还有14种产品虽然内在质量合格,但标识存在错误。另有一种标称“制造商:三河市杨庄镇大窝头造纸厂,总经销:天津市鑫达纸制品经销部”的“宝贝猫”卫生纸,被制造商指称为假冒产品。
北京市工商局表示,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销售不合格商品的经销单位进行处理,不合格商品生产企业和有关经销单位应主动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编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