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庆麟 报道
影视公司今年以来屡屡上演并购大戏,最新一集来自于华策影视。12月1日,华策影视与郭敬明的“最世文化”宣布签约,华策影视以1.8亿元受让郭敬明持有的“最世文化”26%股权,并获得郭敬明作品的优先投资权。据悉,未来五年内,除已经开机的《小时代3》和《小时代4》以外,双方将合作五部电影,力争全球范围突破100亿元的票房。从张国立到郭敬明,今年影视公司的并购项目中,创作家资源的争夺是这轮并购大戏的重要戏码。
华策影视补齐电影短板
根据此前公告,华策影视对郭敬明团队的电影将拥有较大的控制权,并在较大程度上分享“最世文化”的版权收益。股权转让之后,华策影视对“最世文化”的参股比例达到26%。华策影视将成为《小时代》第3、4部电影的主要投资方,目前定档2014年暑期上映。
有分析人士认为,华策影视目前最大的困局在于,一些主营业务并不是电视剧的传媒公司正通过并购内容创作能力强的公司的手段大肆进入该领域,以弥补电视剧的短板。
华策影视品牌宣传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参股“最世文化”是出于电影大布局的考量,其看中的是郭敬明的青春文学有广泛读者和影迷资源,也看好“最世文化”旗下20多个作家的创作能力,这和华策影视此前在电视剧领域的布局正好是互补。
此前,华策影视始终专注于做电视剧的研究、投资、生产与发行,并有“中国电视剧第一股”之称。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华策影视首次进军电影产业,并加大了对电影领域的投资。公司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电视剧销售收入为4.1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0%。
艺恩咨询副总裁侯涛表示,郭敬明的公司商业化运作极为成功,并拥有丰富的青春文学IP资源,两相结合将推动华策影视的电影业务布局。
对于为什么是选择郭敬明,华策影视董事长赵依芳表示,看中的正是郭敬明身后两个“几近空白”的领域——国内专属年轻群体的青春系电影以及科幻电影。
据统计,中国电影观众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013年观影人群已经下降到21.7岁,而中国目前80后、90后的人口年轻人已经超过3亿,已构成当前电影院的观影主体。郭敬明本身就是“青春系”和“科幻系”的代表,作品受众与电影主力人群极为契合。
据悉,在《小时代》第3部和第4部之后,华策影视将与郭敬明联手,启动青春魔幻史诗电影系列《幻城》的制作。
各影视巨头争抢创作家资源
记者注意到,由于好的创作家,收视有保证,可以降低影视投资风向,因此在今年的并购大戏中,创作家资源是各大影视公司争抢的重点之一。
9月3日,华谊兄弟又以2.52亿元人民币收购著名演员张国立拥有的浙江常升影视制作公司70%的股权,同时,浙江常升以2.16亿元购买华谊兄弟实际控制人王忠军和王忠磊持有的股票,并锁定3年。
此外,华谊兄弟控股股东之一王忠磊于11月27日减持华谊兄弟456万股流通股,而在此之前的11月20日,另一控股股东王忠军也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华谊兄弟股票500万股,王氏兄弟十日内累计减持956万股华谊兄弟股票,累计套现2.7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传出王忠军减持消息后,华谊兄弟股价却在11月27日迎来涨停,有业内人士猜测,王氏兄弟此番密集减持自家股票,接盘方正是张国立。如果上述传闻属实,华谊兄弟和张国立之间的关系将更加紧密。
考虑到冯小刚一直给人以华谊兄弟“御用导演”的感觉,加上在电视剧领域把关的张国立,华谊兄弟在影视领域无疑买了双保险。
此外,跨界互联网和影视行业的乐视网则将创作家目标锁定《甄嬛传》导演郑晓龙。在今年国庆节前,乐视网宣布,以拟以2.7亿元现金加价值6.3亿元股权的方式收购《甄嬛传》制作公司花儿影视,同时配套再融资。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目前的电视剧业内,有整体操盘能力,能平衡好商业和艺术,并且有持续业绩做前瞻的商业导演,屈指可数。这让好的内容资源变得炙手可热,很多影视企业都开始笼络各自的内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