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6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2013中国·成都第五届国际葡萄酒节落下帷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本报讯 (记者 杜高孝)2013年11月28日下午,随着四川葡萄酒市场发展高峰论坛及成都特色酒窖的授牌仪式顺利结束,由成都市葡萄酒协会、《明日·快1周》杂志共同举办的2013中国·成都第五届国际葡萄酒节圆满落下了帷幕。为期一个月的国际葡萄酒节期间,先后举行了开幕酒会、5场葡萄酒主题日品鉴会和成都第一届特色酒窖评选活动,编辑出版了成都首份葡萄酒地图,每天开通的微博互动领葡萄酒活动阅读量高达29.3万、转发量达到近1300次、评论达到1200余条;据不完全统计,共计超过8万人次参与到本届国际葡萄酒节的活动当中。

  在四川葡萄酒市场发展高峰论坛上,四川省农业厅经作处调研员罗楠、《新食品》杂志主编肖劲、中国常春藤国际葡萄酒市场研究中心主席张建生分别发表了《四川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2014中国葡萄酒行业前瞻》以及《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报告》的主题演讲,分别就当下中国在世界葡萄酒格局中的定位、国产葡萄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2013年上半年国产葡萄酒市场的整体表现进行了发布,指出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寒冬已经到来,明年会更加寒冷。

  报告指出,发展至今,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葡萄酒生产、消费大国之列,并成为发展迅速的典型葡萄酒国际市场。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葡萄酒产业同样面临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葡萄酒产业发展理念上,整个行业对葡萄酒属性的认识还停留在工业产品上,多年来形成了急功近利的发展环境;行业管理体制混乱,多头管理又多头不管;在葡萄种植上产区风土科学研究滞后,葡萄园管理粗放,产区规划只顾眼前利益,缺乏科学依据;在质量控制上,从土地到消费者餐桌缺乏统一监控,假冒伪劣充斥市场,严重戳伤了消费者信心。

  报告显示2012年以来,国产葡萄酒就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13年上半年更是严重,产销齐跌,产量增速10年来首次趋负;一线品牌全线崩溃,二、三线品牌同样疲软。如今的局面除了进口葡萄酒全方位冲击外,关键还是国产葡萄酒自身的短板造成的。2013年国内葡萄酒市场步入“寒冬”已毋庸置疑,报告建议国产葡萄酒企业应该厘清市场“即饮型与酒庄酒”和行业“小酒庄大产业+家庭农场的生态产业链”两个方向,从政治、经济、消费、葡萄酒本质和营销等五个方面进行战略调整,坚持信念,适应寒冬的历练,等待葡萄酒的春天到来。

  在闭幕式上,成都市葡萄酒协会与《明日·快1周》杂志联合对共同评选出的锦西貳号·潇懿酒庄、靓久橡木桶酒窖、欧洲房子·LaVender(薰衣草)西餐厅、普罗旺斯酒窖、威玛红酒窖、神沟九寨红体验中心、悦葡酒庄、宝石树酒庄等成都的8家特色酒窖举行了隆重的“成都特色酒窖”授牌仪式。伴随着特色酒窖的出炉,成都首份葡萄酒地图也完美亮相,地图中包含了30多家酒窖、20多家五星级酒店及西餐厅,几乎涵盖了成都主城区葡萄酒消费的各个方面。通过此份葡萄酒地图,即可随时满足成都市民对葡萄酒的各种需求,方便实用,易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