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5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东胡集
创宣传特色
抓文化建设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今年以来,江苏涟水县东胡集镇采取卓有成效的措施,切实抓好宣传思想和文化工作,做到思想引领有力量,服务发展有成效,对外宣传有影响,舆论引导有作为,改革创新有突破,从而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紧贴中心,服务大局,对内鼓劲造势,对外塑造形象,为发展经济助威呐喊,为民生工程推波助澜,为构建和谐营造氛围,收到了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强化理论学习。该镇以党委中心组为龙头,发挥学习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中心组学习、支部党课、基层党校轮训、党员干部冬训等多种形式,形成全方位、全视角、全覆盖的理论宣传教育格局。坚持用好的制度规范学习,用鲜活的形式推动学习,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在学习过程中,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切入点,把十八大以来的创新理论成果作为重点,把县委县政府发展经济的决策部署作为要点,结合实际,学以致用。通过理论辅导、座谈讨论、撰写体会,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把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从而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凝聚了党员干部的正能量,提振了精气神,鼓舞了创先争优的信心和决心。

  加大宣传力度。该镇宣传工作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发展经济的主旋律,大力宣传“工业立镇,富民强镇”的新标杆、新思想、新成就、新做法,讴歌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经验,重点宣传弘扬正气、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全民创业、民生工程、社会事业、孝敬老人等方面的典型,推进勤廉节俭、经济发展、创业就业、民风转变。《东胡集六项举措抓节约》在《涟水快报》见报后,对正风肃纪、点滴节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市县委十二项规定大有裨益。人物通讯《从大学梦到创业梦》,报道了农家子弟蒋进武这一鲜活典型,在《涟水快报》、《企业家日报》见报后,更坚定了蒋进武返乡创业的决心,该项目现已启动建设。在蒋进武创业精神的感召下,一批又一批打工骄子回乡考察,决定在招商引资和返乡创业方面作出贡献。

  推进文化建设。为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该镇投入30多万元,建设好、使用好、管理好文化站。站内设有乒乓球室、棋牌室、阅览室、健身房等,每天都对外开放。各村设有篮球场、体育健身设施、农家书屋等。丰富校园文化,一律取缔镇区、街道的黑网吧、游戏机室等,净化文化市场,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推进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率达100%。组建6支民间文艺宣传队,既在七一、元旦、春节期间组织文艺演出,也在平时为群众红白喜丧事服务。认真开展文明家园、和谐社区活动。文化站引导农民在胡集中心村、镇政府左侧、桥西学跳广场舞。每天晚上华灯初放,附近农民如约而至,随着音乐旋律翩翩起舞,既健身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凝聚活力。该镇还充分挖掘文化底蕴,采写了大量人文风情稿件。《铁肩担道义,杏林写春秋》一文发表后,引起抗战名人顾佃功次子顾荫民先生的思乡情结,决定投资2亿多元,在家乡伏兴村建设千亩鱼塘、千亩牧场,饲养千头奶牛。该镇还建立“东胡诗社”,20多名吟友经常写诗歌,每年在各级报刊、媒体发表诗词百余首。在淮安精神大讨论活动中,镇党委书记王靖江、镇长高正飞、人大主任杨立彬分别在《涟水快报》发表诗词一首,推动了全镇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

  (徐志鹏 陈裕 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