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的五年里,国内惯性仪器仪表的市场前景良好,主要是由于下游应用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导需求快速增长。下游产业产品的不断提升对惯性仪器仪表行业提出了新的需求,一些高端产品的生产厂商通过加大技术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性能,开发新型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 叶研
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军民结合推进司、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技术交易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情报所共同承办的“军转民技术交易试点”在京启动。
提及“军转民”不得不让人想起仪器仪表行业的惯性仪器仪表。20世纪50至80年代,我国的惯性仪器仪表生产企业主要由航天、航空、电子等所属的国有企业组成。产品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舰船、车辆的导航系统上。而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惯性仪器仪表的应用逐步扩大。市场的快速发展,让此类仪表,逐步从由军事专用性转向民用。
惯性仪器仪表产业是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高科技先进制造产业,主要应用于敏感运动体在惯性空间的角运动、线运动,进而获取运动体的姿态、位置和速度等信息,在航空、航天、航海以及石油、煤炭、汽车制造、机电工业、电子技术、控制科学和信息科技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惯性仪器仪表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惯性仪器仪表主要包括最基础的加速度计、陀螺仪以及由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构成的惯性测量组合和由该组合及结算单元等构成的惯性导航系统。三轴化、集成化、数字化、模块化是光纤陀螺仪的发展方向。光纤陀螺仪已在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广泛应用。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在信息、生物、航空、航天和环境控制等领域里不断提出微米化,甚至纳米化的更高要求。这一新的微纳米技术必将导致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产生重大突破。微米技术已在惯性技术领域得到发展和应用。
虽然由于汽车行业、消费电子、石油勘探等领域需求量快速发展,拉动了惯性仪器仪表产业需求的迅猛增长。作为惯性制导系统中重要部件的惯性器件在制导武器系统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然而高端惯性仪器仪表属于禁止出口的产品。国内惯性仪器仪表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制造企业技术落后,手工组装仍占相当大的比重,技术开发能力不足,在一些重要的领域,国内水平相比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技术积累的差距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惯性仪器仪表企业大多具有较长的研发历史,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形成了技术优势。而我国惯性仪器仪表的主要研发力量集中于少数专业化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大多数厂商研发历史短、规模小,技术积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基础材料的差距高端惯性仪器仪表的研发需要精密模具和高性能的基础原材料。目前,我国的精密五金、塑胶、线材正在逐渐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但精密模具水平以及高性能敏感材料等还有较大差距,制约着我国惯性仪器仪表技术水平的提高。研发投入不足,我国惯性仪器仪表的研制生产企业普遍立足于为本行业服务,缺乏系统性、可持续性的研发思路,主要依赖国家投入,自身无法保证对技术研发的大规模投入。
目前对于惯性仪器仪表来说,有利因素正逐渐增多。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我国的基本策略。在未来的五年里,国内惯性仪器仪表的市场前景看好,主要是由于下游应用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导需求快速增长。下游产业产品的不断提升对惯性仪器仪表行业提出了新的需求,一些高端产品的生产厂商通过加大技术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性能,开发新型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