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03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行业协会商会等将实施直接登记管理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钟菁

  

  社会组织的“春天”来了——现在的双重管理体制将变成一元化(直接登记)管理体制,即符合相应条件就可以直接去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再也不用行业主管部门前置审批。

  10月27日,由浙江大学等主办的2013年中国民间商会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廖鸿等多位嘉宾都透露了国家机构改革中的这一大举措,会在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等四个领域率先试点。

  浙江今年年底前应该会实施

  “预计,今年年底前我省就会实施。”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郁建兴证实。目前,该省有3万多家社会组织登记在册,其中分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基金会等三大类。“行业协会商会是社会团体下面的一个领域,也是我们会议所研究的类型。”郁建兴说。

  郁建兴说,实施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后,对于行业协会商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随着行业准入制的放开,会改变现在一行业一协会或商会的“登记难”现状。多个协会或商会的存在,需要各家拼资源、知识、联盟,这就需要行业自我定位、自我实现和自我规范,从而在同类协会或商会中脱颖而出。

  深圳已试点并发现不少问题

  去年,深圳率先实施了行业协会商会直接登记管理体制试点。深圳大学副校长黎军说,在改革中也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登记管理机关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登记管理机关执法力量匮乏等,“最大的问题,还是部分作为协会商会主管的政府部门,在改革后对行业协会商会的数量、类型不了解,出了事不知道怎么管。”

  吴敬琏提到,这是政府部门不行为的一种形式:“不用事先审批不代表不用监管,而是把事前监管转向事前监管、过程监管和事后监管。”

  对于这样的问题,深圳也思考了解决办法。黎军说,深圳已提出可以向在当地搞试点的上市公司登记改革看齐:“负责社会组织登记的民政部门要建一个信息公开平台,注册的机构信息全部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负责监管的政府部门也可以从平台上看到所有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