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方令航 金华报道
10月25日,当祝跃娟神采奕奕地出现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工业区“常跃光电”新厂房的启用仪式上时,很多贵州政界、商界的来宾并不知道,她在浙江省金华市金西开发区,还指挥着一家大型光电企业——从东海之滨的浙中金华,到云贵高原“披沙拣金”的金沙,从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施工,到深度介入LED产业链自主开发,从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第一桶金到迎来中国LED照明产业全面爆发,广结善缘的祝跃娟带领“佳宏电子”团队,成功布局中国东西两翼,在这个产业链里走出一条高技术、差异化道路,“常耀”特色的技术优势涵盖产业链中下游,核心业务包括LED的高端封装以及照明应用,成为中国LED照明产业的领军企业。
贵州常跃光电有限公司LED项目一期投资1.2亿元,占地50亩,新车间启用前“佳宏电子”已在金沙租用厂房建成三条生产线,形成日产400只LED照明路灯、2000只日光灯、球泡灯、投光灯等照明产品的生产能力。“佳宏电子”金沙项目建设、生产同步推进的全新模式,来自于母公司的雄厚实力:浙江佳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集LED封装,灯具研发、制造、工程服务为一体的行业骨干,具有独立的研发团队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企业在浙江金西投资2亿元,引进国际领先的全自动流水生产线,产品涵盖LED路灯、隧道灯、投光灯、射灯、球泡灯、日光灯、平板灯、天花筒灯、PAR灯、埋地灯、水底灯、洗墙灯、护栏管、点光源等几十个品种,去年生产各类个性化LED灯具20万件,年产值达2亿元,创利3000多万元。公司投资兴建的贵州常跃光电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200亩,随着西部基地的建成,“佳宏电子”年产量将达到100万件,年产值达10亿元,进入LED照明产业主流供应商行列。
掌握封装核心技术
近年来节能减排成为中国经济的热门话题,不少企业都涌入了LED行业,伴随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专利问题也成为控制企业发展的命脉。越是兴旺的行业往往越是危机暗涌,在国际巨头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热潮中,不少本土照明企业面临着或被并购或被淘汰的风险。自去年以来,LED照明行业就面临新的一轮重组、洗牌。面对行业洗牌,本土LED照明行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要么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然后上升至龙头企业;要么缺乏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最终退出市场。作为中国技术派本土光电企业的“佳宏电子”毅然选择前者,从根本上培育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LED技术系统。浙江佳宏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从创业初期主营安防监控业务到今天LED灯具的研发、生产,“佳宏电子”进入LED照明领域的第一天就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技术创新上。在与上海大学等科研单位的合作中,“佳宏电子”旗下的常耀牌LED拥有了在封装技术上的自主知识产权,现有2项发明、5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提高出光效率的芯片及其制造工艺”发明专利,使常耀牌LED发光的视觉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独有的封装技术使产品在同等光通量的情况之下照度更高,国内众多高速隧道、城市建设的亮化工程招标采用“佳宏电子”的LED亮化方案及产品。
进入佳宏电子的封装车间,各种封装设备如扩晶机,固晶机,焊线机,点胶机,搅拌机,烘烤箱,光电显微镜等一应俱全,仅设备投入就高达7000多万元。“LED封装不仅对设备要求高,而且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也高,我们安装了除尘机和空调机,使车间保持26摄氏度的恒温状态,并按照无尘标准进行生产,员工需要通过风淋净身才能进车间,确保LED产品品质。”“佳宏电子”总经理郑彦介绍说,品质检测部一排排灯架上放置了上千只点亮的灯具,这些抽样产品在出厂前都要通过“加速老化”,即用强电流长时间的照明来检测其稳定性,如果不合格就直接被淘汰。通过多年的技术集成创新和团队培育,“佳宏电子”攻克多项行业难题,形成完整的LED封装测试装备产业链,大幅提升终端产品制造质量和附加值。
“佳宏电子”浙黔布局
虽然近年来LED行业呈现“井喷”之势,但是大多数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以及专利上的严重匮乏,制约整个LED行业的长期发展。相关数据表明,目前全球LED照明的渗透率仅为10%,到2015年或最迟2020年,渗透率达到50%。今年以来,LED背光和照明市场需求旺盛,芯片、封装和应用厂商订单饱满,LED爆发将于今年四季度或者明年第一季度开启,接下来将迎来七至八年的繁荣期。祝跃娟表示,发展LED产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带动产业的集聚,充分发挥领军企业在推动自主创新与应用方面的作用,重点引进外延及芯片制造等前端技术,着力发展封装及下游应用产品,整合完善产业链。
“佳宏电子”从沿海发达地区投资到内陆贵州,不仅是企业降低成本的战略选择,也饱含着企业带动云贵川藏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责任感。正如贵州省毕节市委书记张吉勇所说,地方政府要全方位搞好优质服务,大力支持企业发展。常跃光电要通过建设金沙一大批示范性工程,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将LED产业发展成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像“佳宏电子”这样的高科技低能耗型生产企业,在设计研发方面力度超强,拥有独特生产工艺和自主技术专利,加上品牌运作的助力,“佳宏电子”的产品可以屹立在LED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浙江商贸学校校长黄宏伟教授认为,经过近几年的行业洗牌和产业转型升级,LED行业的品牌集中度逐步提高,行业洗牌正在逐步深化,未来大批产业下游的小公司将很难从中分到一杯羹。而随着LED光源主要原料蓝宝石衬底的降价,LED照明芯片、器件价格快速下降,LED企业进入品牌化法制阶段,LED将真正走入千家万户。
构建高速物流跑道
采访中记者发现,江浙一带大量的LED企业都是做下游应用的,拥有的技术也多集中于灯具外壳和解决散热问题等方面。事实上,由于芯片和散热材料成本过高,长时间以来LED产品尤其是照明产品的应用广度受到了制约。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初LED照明购置成本是普通节能灯的7~8倍,是带调光功能节能灯的2倍。目前阻碍LED照明产品大规模应用的一大因素就是价格,一旦LED灯具成本大幅下降,势必会推动LED照明产品加速普及。
LED照明可节省成本的空间很大,如未来芯片有望继续下降20%,散热铝材能省30%。业内预计,LED光源到2014年初即可下滑到15美元/千流明,部分亚太地区照明厂商的光源价格可能将降至8美元/千流明,2~3年后,LED照明产品成本便会下降到对全球节能灯的大规模替代的临界替代点(5美元)。2010年下半年开始,LED产业进入一个大的投资期,2011年下半年产能进行释放,使得产能有一定的过剩。但LED产业作为一个新兴节能环保产业,未来具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佳宏电子”目前走的是避实击虚的道路,因为上游的芯片技术壁垒还无法突破,所以“佳宏电子”特别重视知识产权专利,大规模投入在产品结构、散热、光效、环保上进行创新,通过“修炼内功”,掌握核心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全国电光源行业质量管理先进单位,“佳宏电子”一直把降低成本、扩大应用当做自己的使命,在浙江和贵州两大制造基地成功布局后,发力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LED营销各有侧重,一些大型照明工程、地下停车场,政府办公大楼,写字楼已经开始普及,接下来真正要走入居民的家庭,还需要价格的进一步下降。祝跃娟告诉记者,厚积薄发才能迎接LED照明产业的爆发,“佳宏电子”点亮神州的宏伟目标来源于几方面的优势支撑:LED相关成本的下降。“佳宏电子”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布局中国东西两翼的市场基地则保证了有规模的制造能力,使得成本进一步下降,未来“佳宏电子”将以两大基地为物流中心辐射全国市场。连续荣获“中国绿色照明优质产品指定生产企业”荣誉,正是行业对“佳宏电子”的肯定和认可,“佳宏电子”率先在业内提出“构建中国LED灯具高速物流跑道”营销目标,就是以浙江和贵州两省基地为源头,发挥集团企业优势,把最具性价比的产品辐射到全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