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扬帆起航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三年成势 五年成形 十年成城

  ■ 记者 王萍 成都报道

  

  10月22日,第14届西博会召开在即,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项目推介会暨新闻发布会在成都率先举行。会议主办方——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管委会招商局邀请到了成都各界代表近100人参加会议,重点介绍了试验区的目标定位、规划体系以及总体发展时序。主办方表示,试验区进入崭新发展阶段,对外招商启动在即,并将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同时,对国际医院、国际学校等合作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出台更为优厚的政策。

  “这次来到成都,主要是借了西博会的‘东风’。”试验区管委会负责人说,四川本地企业实力强大,投资力度也大,希望能够与川企进一步加强联系与合作。推介会上,各地客商与海南有关方面进行密切交流,表现出了极大的合作兴趣。

  据主办方透露,试验区项目推介会还将在京、津、沪以及其他城市举行。

  

  五个方面先行先试

  

  中共海南省委、省政府决定设立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并将陵水黎安片区确定为试验区起步区,以探索和构建国际旅游岛科学发展路径,特别是在围绕国家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特殊支持政策、开发模式、体制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投融资模式创新等五个方面先行先试。

  试验区管委会负责同志具体阐述了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特殊的支持政策包括,大型免税购物、体育彩票、西南沙旅游、游艇旅游、水域开放、森林旅游,离岸金融等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集中实施。

  开发模式的试验就是指,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手段,企业为主体,以对外开放和加强合作为途径探索园区开发模式的创新。

  体制机制的创新包括,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成立党工委管委会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授予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管委会履行先行试验区范围内的行政管理权和执法权,行使相关省级行政审批权,即省委省政府的全部权力都将下放至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产品创新的试验则包括发展海上运动、潜水等项目、推进开放西沙旅游;建设邮轮母港,发展邮轮产业;探索新媒体总部基地、国际私人博物馆等文化创意产业。

  投融资模式的创新试验包括探索多元融资渠道,建立旅游产业基金,发行企业债券,展示国际旅游岛的新形象的同时,为国际旅游岛提供机制、方法和途径。

  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授权,先行试验区行使省级行政审批权,坚持高起点、大视野、重内涵,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海南本土文化与全球化、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探索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处理好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关系,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特色旅游产品。

  2009年12月31号,《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正式下发,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海南在1988年建省办经济特区后,迎来的第二次重大历史性发展机遇。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旅游文化先导区

  

  据介绍,先行试验区目标定位为,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成为国家旅游文化先导区,国家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国际旅游产品创新交流基地、世界一流的旅游度假胜地。发展规模上,至规划期末,年接待过夜游客1200万人次。根据规划,先行试验区将以文化产业为重点,探索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建设规模大、开放度高、国际一流的国家级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先行试验区建设成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国际旅游岛建设先导区、中国文化产业集聚区、滨海城市示范区及世界一流的度假胜地。

  先行试验区起步区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毗邻三亚,距三亚凤凰机场不足一小时车程,交通便捷。地处北纬18°,气候温暖,三面临海,拥有天然泻湖、浅水港、生态海岛和多处优质沙滩海岸线,热带海滨资源丰富。集合了山、海、湖、河、林、湾、岛等自然魅力要素,海洋文化、黎苗文化、疍家文化等人文资源,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可开发土地面积39.6平方公里。

  试验区建设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先导区,中国最大的文化产业聚集区,滨海城市的示范区及世界一流的度假胜地。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将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缩影和示范区。

  根据先行试验区的发展定位,先行试验区建设的目标任务:一是成为解放思想、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承担先行先试任务,成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二是塑造国际旅游岛新形象,在一个区域内集中将国际旅游岛构想变成现实成果。三是探索中国滨海城市建设新路子,在城市规划设计和风格品位上,充分挖掘和彰显中国文化,体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四是打造国家级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吸引国际旅游文化组织和国际重大节会活动落户园区,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五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宜居度假胜地,凸显生态宜居特色,成为中国旅游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区域和基地。

  按照“世界视野、全球整合”的思路,先行试验区的规划重点可概括为:依托六大功能区,形成两个旅游区,三个城市中心。着力打造以酒店群、主题公园为核心的旅游业、以新媒体基地、娱乐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以总部基地为核心的金融业,引入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基础产业作为支撑,构建低碳、高端、整合的产业体系。

  

  十年建成一座城

  

  发布会上,试验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还介绍了该试验区的总体规划及建设情况。先行试验区的总体发展时序为:“三年成势,五年成形,十年成城”。

  三年内,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全面完成。

  五年内,城市功能和交通设施进一步完善,中心区基本成形,成为国家级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届时,将规划完成累计投资达500亿元以上,年接待游客量超过400万人次以上。

  十年内,区内城市功能配套体系全面完善,“水、绿、城、文”主题凸显。未来试验区将成为一座低碳节能、绿色宜居、文明富庶、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时尚滨海新城,成为海南经济重要增长极、海南国际旅游岛重要示范区。预计游客量将超过1000万人次。

  2012年4月23日上午,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示范区基础设施开工仪式在陵水黎安片区举行,这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目前,在完善规划体系的同时,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正全速推进,连通东线高速与试验区的快速通道文黎大道将于今年年底建成通车,通车后从海南东线高速抵达试验区仅需8分钟车程;景观廊道、南海博物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海基地、海洋主题公园、国际私人博物馆群落、城市广场、艺术复合水城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加紧推进。先行试验区拿出最好的土地,高标准规划了黎安海风小镇等3个特色鲜明的旅游风情小镇作为集中居住区。投资65亿的黎安风情小镇也将于今年底落成。

  先行试验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试验区将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各个项目即将启动对外招商,尤其欢迎各大机构入驻,并根据具体项目特点,在土地、税收上给予优惠。同时,对合作项目,将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

  10年后,这个65平方公里的试验区将新建一座中等规模的滨海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