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2013中国西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交流会”在成都举行,此次交流会是第十四届西部国际博览会的重要专项活动之一。参会的200余位嘉宾以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等为主题探讨如何实现四川与台湾在这些领域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参加此次交流会的200余位嘉宾包括台湾电电公会、台湾制药公会、台湾贸易中心、台湾工商建研会、台湾发展研究院、全国台企联及成都市台协等团组,以及全省各市州台办、招商部门、工业园区和相关负责人。
此前四川省在西博会期间已举办过四届中国西部海峡两岸电子产业合作研究会,有力的促进了四川与台湾经贸合作交流,特别是近几年来,以富士康、仁宝、纬创等台湾知名企业纷纷西进入驻四川,助推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
本次交流会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川台经贸合作交流活动,旨在围绕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等多个主题,分析中国西部特别是四川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涌现出的新机遇,探讨如何挖掘西部潜力,整合和凝聚产业资源优势,推动四川与台湾的经贸交流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川台经贸合作优势
四川省副省长陈文华在致辞中表示,四川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植物多样性)、文化等资源,经济稳定发展,且地理位置优越,欢迎台商来川考察投资,寻求新的商机,进行经贸交流与合作。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郑立中指出,我们将根据《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继续推动提升两岸货物贸易协议、争端解决协议,以建构更加牢固的保障性措施,进一步推动两岸的产业合作,鼓励两岸企业开展诸如交叉持股等新型合作方式,提升两岸合作。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何世忠表示,台湾内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竞争日益激烈,逐渐形成西移趋势,而四川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且具有很多优惠政策,是开发的前沿地和台商转移的承接地。川台的经贸合作是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以及对产业升级的推动。“回顾台商30多年在大陆的发展历程,西部地区始终是台商投资置业的重要选择地之一。”他还表示,这些年台湾与大陆获得的丰硕成果均得益于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两岸经济的正常化和自由化的不断推进。
台商看好成都投资前景
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副秘书长罗怀家称“成都的投资前景为台商看好。”
台湾电电公会对四川及成都的经济发展、投资环境非常关注,近几年来多次来四川出席我省举办的中国西部海峡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合作研讨会等经贸交流活动,并赴四川多地考察了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及台资企业发展情况。
今年8月26日,台湾电电公会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发表会,《2013年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显示,在被列入评估的112个城市中,成都名列“城市综合实力”第四位,并在“台商推荐度”排行中位列榜首,成为西部地区唯一连续11年列入台商“极力推荐”的城市。主持调查的台湾中原大学教授吕鸿德曾表示,在综合实力排名中,成都进入“极力推荐”的A级城市行列,可见台商看好大陆西部发展的前景,尤其是在内需市场开拓上的巨大潜力。
经贸合作实现突破性发展
据四川省副省长陈文华介绍,近年来,四川抓住灾后恢复重建、西部大开发、台资西进等良好机遇,大力推进对台经贸交流与合作,加快建设西部台商投资新高地,四川与台湾的经贸合作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截止到2013年上半年,四川省累计登记注册台资企业1620家,项目投资总额108.84亿美元,利用台资92.01亿美元,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61家,各项指标均位居西部首位。
富士康、仁宝等台湾知名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四川,带动了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台商在川投资规模迅速壮大。随着台湾知名企业在川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台资企业不仅自身得到了发展,也为四川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现代化的管理,促进了四川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台湾已成为四川第三大境外投资来源地和第六大贸易伙伴,也成为四川省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另外,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增强,四川和台湾在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更加密切,人员交往更加频繁。成都与台湾3个航点开通直航、开放四川居民赴台旅游、成都成为台湾同胞落地签注城市和赴台个人旅游试点城市,以及四川可补发、换发5年有效台胞证等,都使川台两地交流交往更加便捷。
(本版采写 张璐 李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