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平昌金宝新区建设中增强城市吸引力的对策探析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中共平昌县委党校 何光雄/文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这不仅会带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投资需求,还将带来分配关系的调整,把蕴藏在城乡特别是农村的巨大内需潜力激活释放出来,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并强调指出:要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当前,平昌县正处于城镇化的加速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实施平昌“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战略,就是要着眼实现全面小康、迈向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总结和汲取国内外现代化历程的经验教训,解决当前平昌发展的阶段性矛盾和问题,走出一条具有平昌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平昌县金宝新区与老城区隔河相望,根据《平昌县金宝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其面积包括黄滩坝、金宝、五一、何家坪—马家坪四大组团,总用地面积1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2万人,几乎与现在的平昌县城人口总数一样。新区建设以“宜居新区、商贸园区”为目标,五年后新区将正式建成,成为平昌城乡统筹的动力源、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按照“一年奠定基础、三年初具规模、五年新城崛起”的要求,金宝新区城市建设中要着重打好“三张牌”,即宜居、宜教、宜休,以吸引更多人口入住以确保金宝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宜居:建设川东北最具特色的山水新区

  

  为了高标准规划金宝新区,按照打造全省县级城市中最好新区目标,突出国际化视野、现代化标准、生态化特征,按照产城相融、宜居宜业的要求,平昌县委、县政府先后聘请了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专家到平昌实地考察,编制金宝新区建设规划。为了尽快盘活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在一期工程中将重点建设安置房和“四桥一隧一道一站”(安家坝大桥、金宝大桥、星光大桥、黄滩坝大桥,檬子垭隧道,金宝大道,省道S202线过境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重点项目全部由县级领导和单位挂包负责。按照工作进度要求,2012年完成金宝安家坝大桥、金宝大道主干线、省道S202线过境路改造和拆迁还房建设;2013年贯通檬子垭隧洞;2014年建成金宝大桥、星光大桥、黄滩坝大桥和五一火车站。根据规划要求,金宝、黄滩坝两地将建成宜居新区。金宝新区规划设置幼儿园5所,共34个班;小学3所,占地面积55亩,可容纳学生80个班3600余人;初中、高中各一所,占地面积84亩,可以容纳学生近5000人。新区还将新建中心医院一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疗养院1所、大型农贸市场及超市4处。除此之外,金宝新区还将建设体育中心、公园、广场、文化馆、展览馆、影剧院等基础设施,城市的行政、商贸、商务、商业、会展、宾馆等功能一应俱全。

  

  二、宜教:教育改革建成川东北基础教育特色城区

  

  要增强金宝新区的城市吸引力,必须有强大的教育业。平昌教育必须抓紧改革,抢占未来人口流动先机,把平昌建成川东北基础教育高地。由于本地优秀教师和学生流失严重,平昌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金宝新区教育必须在办学观念、体制机制、人才使用上大胆创新,才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增强新区吸引力。

  

  1、高起点规划

  金宝新区在建设规划过程中教育的布局要有高起点,办学理念应具有前瞻性。首先,要高度重视教育改革。无论是领导还是全县教师和社会力量,都要关心、支持新区教育。其次,要将新区教育规划纳入全县整体规划。新区建设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其教育办得好不好,将直接关系到新区建设的成败。因此,县级领导必须有人亲自抓,教育行政部门必须由一把手亲自挂帅,统筹规划,推动新区教育科学发展。

  

  2、创新办学机制 创建精品名校

  按照传统模式办学,新区教育很难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因此必须在创新办学机制上狠下功夫,才能办出让社会满意、让群众满意的精品名校。名校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名师、优生、好领导,缺一不可;完善配套的软硬件设施必不可少。在教师选择上,要敢于打破一切条条框框,突破地域的限制,唯才是用。可以面向全县教师公开招聘,也可以有选择的引进外地优秀骨干教师加入,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团对所有应聘教师进行严格考核。一旦录用,就要努力“以事业留人、以情感留人、以待遇留人”。在生源招收方面,一是严把入口关,在全县统一招收优秀小学毕业生。二是严把质量关,积极帮助差生实现向优生的转变,努力扩大优生面。三是借鉴学习衡水、绵阳办学经验,全面启动创办名校方案;争取5年内办成一所名校。

  

  3、健全统筹有力 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

  首先,健全办学体制。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要“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金宝新区教育改革既要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服务作用,也要给予学校更多的权利。其次,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其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与名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的模式,提高办学水平。其四,鼓励公平竞争,对于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学校要给与各方面的优先权,鼓励教师争当名师。

  

  三、宜休:建设中国西部最吸引眼球的养老基地

  

  人口老龄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和人口转移既具有机遇同时又具有挑战性。未来几年我县将有20多万人进入老龄阶段。做好城市养老工作,建设养老尊老敬老环境具有深远意义。“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把金宝新区建成适宜老人居住,有利于养老,应纳入长远和整体规划。同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行业,由此可以吸引更多业主到此安居乐业。我们在新区建设中围绕金宝冠大做文章:现在金宝冠差的不是风景,而是上下山进入景区的路太少了,多建一些上下山的通道及其它公共设施,人们的活动空间和场所自然就大了。巴河、通河有丰富的鱼类资源,我们要保护好,策划定期举办一些全国内外有影响的垂钓比赛活动,也将提升我县知名度。再则平昌有丰富的山体资源,与老人相关的殡葬产业自然也可带动起来。

  总之,如果我们把金宝新区建成了适宜人居的,具有山水特色的城市,再把平昌基础教育通过革新建成川东北的基础教育高地,随着高速路的贯通,火车站的建成,平昌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金宝新区将在川东北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