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钢铁生产的深加工行业,最近几年,金属制品行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而快速增长,尤其是与轮胎工业和汽车制造业、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的桥梁和涵洞建设、矿山机械等相关的产品,如钢帘线、PC制品、焊丝、弹簧钢丝等。我国主要金属制品的产量由2005年的963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967万吨,近年来下降至1955万吨(主要是预应力钢绞线产量降低)。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金属制品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4%,增速较快的产品有药芯焊丝、钢帘线、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PC钢绞线、高压胶管钢丝等。
不过,在我国金属制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行业存在产品集中度低,企业呈现分散竞争等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为此,业内人士表示,金属制品业应该提高产品集中度,推进品牌建设,打破由于行业分散竞争导致企业效益不佳的困局,同时行业应该提高准入门槛,并且应推进清洁化生产。
目前行业主要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产品集中度低竞争分散,二是原料不能满足高端产品生产需求,三是工艺装备水平参差不齐。
对此,我国金属制品业内的专家学者对行业和企业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以期解决以上行业存在的问题。
首先,提高产品集中度,推进品牌建设。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金属制品产业集聚区建设,合理规划,集中酸洗、热处理,注意环境保护;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不断提高质量,提高产品档次。
其次,淘汰高能耗设备,提高金属制品准入门槛。在总结钢丝绳、预应力钢绞线产品许可证制度的基础上,行业应该对其他金属制品实施许可证管理,加强行业管理,避免恶性竞争。
再次,推广环保节能技术,进行清洁化生产。在许可证实施过程中,相关企业配套环保节能技术和清洁化生产技术政策,淘汰污染严重的大池子酸洗和燃煤马弗炉等落后工装设备。在国家《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当前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等国家系列政策的引导下,在金属制品产量、生产效率提高及其实现装备增量的同时,行业企业要实现节能环保,清洁化生产。(苏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