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3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调整产品结构 创新驱动 实现科学发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武船),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我国重要的军工生产基地和大型现代化造船综合性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武船以市场为中心,积极探索企业发展新模式,调整产品结构,逐步形成武昌总部、武汉新洲双柳、青岛海西湾三大板块,军工军贸、国家公务船、大型工程船及特种船舶、桥梁及钢结构、海洋工程装备、成套设备六大主业的发展格局,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快速提升。经济总量连续20年保持20%左右的速度增长,2011年,公司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成功迈入百亿企业行列。2012年,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1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7亿元,利润5.2亿元。

  

  以市场为中心

  坚持有限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武船坚持有限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创出了一条“以技术引领市场,以创新驱动产品转型升级,以核心价值理念凝聚员工,通过资本运作整合资源”的发展新路。

  军工军贸方面。武船始终坚持把军工研制作为天职,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军品优先发展的理念,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武船军工产品已逐步步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新阶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公务船方面。大型国家公务船的成功研制,使武船在当前国家海洋权益日益得到重视的情况下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海监50”、“海监5001”等海监船数十艘成功巡航钓鱼岛、黄岩岛,以优质可靠的产品质量抵御了恶劣的海况条件,获得了顾客的充分认可;“海巡01”大型巡航救助船为我国海事执法第一舰,成功访问澳大利亚;“科学”号科考船圆满完成远洋科考任务,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超越顾客期望”的质量方针要求。

  大型工程船及特种船舶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武船在船舶建造上加快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型转变,建造了系列海洋工程船、挖泥船、双体船、穿浪船、高速快艇等高性能船舶。深潜水工作母船300米饱合潜水系统突破记录,成为我国深海作业的先驱者;为TOISA公司建造了顶级海洋工程船VS系列船舶,为中海油服建造了世界级深水三用工作船UT788CD船顺利交付,技术性能和建造质量均代表了国际先进水平,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高端客户。

  桥梁及钢结构方面。武船从市政工程的人行天桥起步,共参与建设各式大型钢结构桥梁90余座,产品遍及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一大批高科技含量的国家重点工程,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实现了质的飞跃。全长36公司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钢箱梁就由武船制造;2012年4月,公司成功中标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钢箱制造项目。公司多个桥梁产品荣获鲁班奖、詹天佑奖、国家建筑工程金奖等称号,在特大型桥梁产品市场中占有率达30%以上,稳居同行业前三甲。2012年2月,武船桥梁主业子公司胜利完成股份制改造,整体变更为武船重工股份,为下一步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海洋工程装备方面。在青岛海西湾,武船与世界著名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商——美国吉·瑞·麦克德莫特公司合资组建青岛武船麦克德莫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模式,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基地,生产建造FPSO、半潜式海上平台和深海石油钻井平台等海工产品。2013年7月顺利完成巴西石油4套水下浮体和16套深海锚座的交付工作,获得巴西石油公司高度评价,认为武船具备了世界先进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的制造水平,进一步开拓了国际海工装备市场。

  成套设备方面。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水泥机械、冶金机械、石化设备、压力容器,到近些年的西昌卫星发射塔架、酒泉卫星发射厂房非标设备、体育场馆、舞台设备、起重机械、大型装备配套设施等,武船全面进军国家重点工程领域。号称“天下第一门”的三峡闸门就由武船制造,世界最大的“船舶电梯”——三峡升船机也即将在武船诞生;在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由武船建造的奥运舞台、画轴、五洲乐台、九环地球、记忆塔等87台套舞台设备,为祖国争了光,为奥运添了彩,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以创新为动力

  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武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推动企业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和文化创新,企业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体制创新方面。2009年2月28日,有着75年历史的武昌造船厂整体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对下属部分分厂、事业部和职能部门实施公司化改造,引入M型的管控模式,实行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把一部分单位进行市场化改革,建立了以资本为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公司积极进行资本运作,2012年公司民品资产成功注入中国重工股份,桥梁主业子公司胜利完成股份制改造,通过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发挥社会资源优势,为各主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机制创新方面。通过公司化改制,公司对下属各子公司从机制上实行绩效责任体系考核,打破了国企“大锅饭”,让强者更强,风险者跳出红海进入蓝海。公司建立差异化的、有利于各类子公司长远发展的考核机制,引导子公司走上符合行业规律、市场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道路。对在细分市场有一定话语权、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的制造类子公司,调低利润分配比例,支持其进一步做强主业、发挥规模效应;对尚处创业初期的子公司,给予一定的业务支持,抱团过冬,给其时间完成自我积累的过程;对科技类子公司,提高其主要指标的增长幅度,以促进其快速做强做大,为公司各主业走向蓝海提供技术支持。

  管理创新方面。武船不断总结自身发展的管理经验,并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成果,建立了完善的质量、安全、环境、保密管理体系,积极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现代造船模式、信息化、精细化、项目化管理等管理理念和方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优化了管理流程,理顺了开发、设计、生产及服务的关系。同时要求各子公司加强“六自”发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积累、自主创新),树立“面对顾客,以市场为导向,拼搏谋求生存和自我发展”的新模式。把员工推向市场,树立“找市场,不找厂长”的危机模式。

  技术创新方面。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武船围绕六大主业的发展,成立了12个研究设计所,现拥有科研技术人员近30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30%,每年科研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5%,步入创新型企业行列。公司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研究机构合作,成立了博士交流站,还牵头成立了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积极引进人才,促进能力的快速形成,打造系列化的高端产品,从而达到核心技术的快速掌握。另外,公司每年拿出4个500万元,用于奖励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素质工程和转模创新方面的优秀项目和团队,拿出100万用于产品名牌品牌奖励,有力地促进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到公司的创新活动中来,共同推进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

  公司现拥有专利、软件著作权300多项,近五年来,24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武船自主研发制造了8000HP~12000HP系列海洋工程船,完成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海洋三用工作船的设计建造,海洋工程船、客滚船、海监船、旅游船等多种船型设计荣获国家级奖励。

  人才创新方面。武船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精减机构,总部机关部室人员由1000多人减至500左右,逐步向“小总部、大集团”的方向迈进。建立了员工能进能出,职位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在自主培养人才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转变观念,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引进各行业的国际化精尖能手,实行项目制管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帮助更多有知识、有文化、有激情、有梦想的年轻人迅速成长、成熟,实现人才的阶梯式培养与发展,真正用一流的人才,干一流的业绩,达到一类发展。

  文化创新方面。在79年的发展历程中,历代武船人用坚毅与执着,传承军工优良传统,艰苦奋斗,培育了内涵深刻、感召力强的武船文化。形成了“为国防打造精良装备,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企业宗旨、“强军报国、诚信经营、创新驱动、和谐发展”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等企业文化理念,建立了军工、质量、安全、成本、创新、廉洁、和谐等独具武船特色、凝聚人心的系列子文化,“国家利益至上,竭诚服务国防”的军工价值观、“100+1”(100%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的质量理念等得到了员工、顾客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公司是首批国防科技工业“军工质量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2012年被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企业”。

  武船高度重视企业品牌的建设和管理,在全体员工中牢固“一言一行对企业负责,一举一动为用户着想”的行为准则和“质量负全责”的价值观,注重企业品质和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注重顾客满意度的收集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注重企业形象和产品宣传,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开展良好合作,引来新闻媒体纷纷聚焦。通过企业品牌建设和管理,公司不断提高主导产品的市场份额,在细分市场上拥有话语权,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不断提升,使武船朝着“创建一流企业、铸造国际品牌”的战略愿景不断迈进。

  近年来,武船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湖北省最具影响力企业、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在未来的发展中,武船集团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坚持有限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紧抓国家振兴船舶工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推动“三大板块、六大主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以积极的姿态、良好的形象、优异的产品和服务,与社会各界一起,携手共进,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