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国政 黄戎) 9月3日至13日,省食品药品稽查总队和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联合派出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快检抽查组,先后对眉山市、乐山市和资阳市的17所学校食堂进行了食品安全检查和快速检测抽查。
检查组重点就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执行学校食堂各项管理制度、排查学校食堂安全风险隐患等方面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发现部分学校食堂在餐具清洗、消毒、保洁方面硬件设施改善不到位,个别食堂防蝇防鼠设施不完善,食品贮存柜缺少标示,半成品与熟食品未分开,加工风险食品,员工培训不到位等问题。
快检抽验组对学校食用油、蔬菜、米、面、肉类食品、调味品等六大类主要品种进行了快速取样检测,累计抽取78个检测样本。分别对餐饮具的洁净度,饮用水的电导率、余氯残留,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量,猪肉中的瘦肉精,辣椒粉中的苏丹红,酱油的总酸、氨基酸态氮,食用油的酸价、过氧化值、极性组分,米中的石蜡,面粉中的吊白块、二氧化硫,食品添加剂中的亚硝酸盐、黄曲霉素等检项进行了快速筛查。筛查结果显示,个别学校食堂的餐饮具洁净度不合格、余氯残留超标、酱肉的氨基酸态氮不达标等情况。检查组责令存在问题的学校食堂在一周内进行整改,并要求当地食品药品监管局对其跟踪检查。
综合安全检查情况和快检抽验结果,从总体上看,学校食堂的管理制度较为完善,硬件设施得到较大改善,食堂布局流程基本合理,食品加工制作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整治成效明显。检查组结合各学校食堂检查和快检中发现的问题,与校方和属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交换了意见。
检查组负责人强调,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学校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汲取近期省内两起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事件的深刻教训,时刻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严格落实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当地监管部门要继续保持零死角排查、零容忍整改、零放过查处的态势,切实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杜绝不合格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学校,对发生过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的学校食堂、因食品安全问题受到过行政处罚的学校食堂进行重点监管,预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