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14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周鸿祎:为什么互联网是免费的经济?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针对高德公司宣布原先付费的“高德导航”手机应用全面免费的消息,周鸿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免费也是一种有效的竞争手段。因为一分钱不花就能有这么好的软件,竞争对手的用户基础在快速流失,收入在迅速缩减,团队将面临分崩离析。

  周鸿祎经常引用笑傲江湖里葵花宝典中的那句话:“要想成功,必先自宫。”与其维持现状等着被别人革命,还不如自己来革自己的命。如果自我革命,还可能革出一条出路出来。如果等着被人家革命,那结果就会很惨。

  A 免费是互联网企业正确的商业模式

  近日,我们的合作伙伴高德公司宣布原先付费的“高德导航”手机应用全面免费。这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是高德的自我革命,第一个将专业的手机导航应用带入免费时代。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举动,不仅给我们这些小伙伴们一个免费的好产品,最重要的是这意味着高德从一个传统的软件厂商,真正转型为一家有互联网精神与基因的互联网厂商。

  我想,很多人都忘了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时的那种震撼:有这么多丰富多彩的信息和软件,绝大部分都是免费的,聊天免费、搜索免费、电子邮箱免费,包括我们搭建网站用到的各种数据库,各种编程语言,不仅免费而且开源。

  为什么互联网经济是免费的经济?这是因为互联网开发产品的成本大体固定,而通过互联网将产品传递到用户手里的费用非常低,接近于零。因此,一项互联网产品或服务的用户基数越大,分摊到每个用户上的成本就越低,也趋近于零。比如说,我开发的一个产品,如果有1亿用户,分摊到每个用户上的成本是一块钱,那么有4亿用户的时候,分摊到每个用户上的成本才两毛五。

  互联网企业所有的商业模式,都基于海量的用户基数,通过设计增值服务向一部分用户收费;或者设计广告的模式,让大部分的用户都看到。从营销角度讲,你在每个用户身上花两毛五,让他每天开机就能看到你,如果做得好,他还自愿去给你做宣传,这是很低的营销成本。

  所以,我认为免费是最好的营销手段,因为它不需要花很多的广告去做推广,本身就能形成口碑。你想一想,你如果手里有一千万元,在中国打一个广告连个响儿也没有,我还不如花这一千万做一个免费的产品,真给几千万用户来得值。这几千万用户用了我的产品,就建立了对我品牌的认知、忠诚、信任,这比广告有效得多。要知道,最大的壁垒是品牌,而不是技术或者专利。微软曾经发起一项搜索盲测,试图证明必应的搜索结果不比谷歌差,但由于没有形成鲜明的差异化,大家说起搜索,第一个想到的还是谷歌。

  B 免费是树立品牌的有效竞争手段

  现在我们说起互联网免费,都觉得是理所当然。但是,五年前我在鼓吹免费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在以质疑的眼光看待360的免费安全。我们推出360免费杀毒,有竞争对手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查一查周鸿祎是不是在搞倾销。

  作为高德的独立董事,我接触高德的机会比较多,能理解高德这几年的纠结,就跟四五年前杀毒软件厂商的纠结是一样的。可喜的是,高德终于走向了自我革命的道路。所以,我经常引用笑傲江湖里葵花宝典中的那句话:“要想成功,必先自宫。”

  我们推出360杀毒,免费又好用,因为一分钱不花就能有这么好的软件,360杀毒的用户量一下子暴涨。我们也曾经很纠结。在推广免费杀毒之前,360通过销售其他品牌的杀毒软件,每年能有1.7亿、1.8亿的收入。推广免费杀毒就意味着要放弃掉这些收入,当时的投资人很反对,说你再坚持一下,我们做到两亿就可以上市了。上市了你再搞免费杀毒吧。你看,我们投资你,这几年混的也不容易。

  我给他们讲革命形势:虽然杀毒免费以后,我不知道未来的收入在哪里,但我认为杀毒免费是趋势,这1.7亿、1.8亿的收入最终是赚不到的。安全会很快成为互联网的一个基础服务,你看国外的互联网公司恨不得把安全做到路由器和操作系统,大家都想解决安全的问题,安全一定是互联网里一个像空气和水一样的东西。那么,与其维持现状等着被别人革命,还不如自己来革自己的命。如果自我革命,还可能革出一条出路出来。如果等着被人家革命,那结果就会很惨。

  然后,我请这些股东们看了一场电影——《建国大业》,告诉他们“地在人失,人地皆失;地失人在,人地皆得”的道理。

  后来,360的自我革命把互联网安全带入了一个新时代,那些不愿意自宫的,不想自我革命的,最终都惨遭别人的革命。所以,这一次高德宣布专业的手机导航应用免费,走上了自我革命的道路,我由衷地为高德感到高兴,希望高德也能把地图导航带入一个新时代。

  C 创新者是孤独的少数派

  从价值观到“胆商”

  首先是价值观问题。我们的价值观太单一了,过于崇尚成功,把收入作为成功的标志。而创新是一个比较“二”的事。创新不能太注重成功,要屡败屡战。我们都看不起失败者,所以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要把企业搞得很稳健,因为他们也害怕失败。

  如果你真的想成为一个创新者,所有关于商业模式、用户体验的问题都是术。真正的道是价值观。我们不能一方面渴望创新,渴望成功,一方面又要跟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保持高度的一致,害怕失败,不敢去尝试一些可能失败的东西。

  其次,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希望不断地被认同,很看重别人的观点。我们都希望自己是大众派、代表着多数的观点和声音。但如果你干了一件所有人都叫好的事,这还叫创新吗?创新者很多时候是很孤独的,是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的,甚至只是小众派。创新者不在于他们有多创新,而在于他们坚持了一个方向,最后时来运转,逮到了机会。但在最开始一定是得不到大众认同的。

  第三,说到创新,很多人的情商都够,智商也不缺,但还需要一样东西,就是内心的强大,所谓的“胆商”。

  从微创新到大市场

  很多人把“微创新”与“颠覆式创新”对立起来,认为前者就是小打小闹,后者就要敲锣打鼓。事实上,所有的颠覆式创新,都是从一个很小的点切入,这个点小到行业巨头对此根本不屑一顾。所以很多颠覆式创新刚开始都是微创新,甚至颠覆者本人都没有意识到。

  那么,怎么去做颠覆式创新?

  第一,用户体验的颠覆。通俗地说,就是把原来不好用的东西变得特别顺手,把原来不方便或者很困难才能得到的服务和产品,变得很容易很方便就能获得。有时候你能让对手的产品变得难用,也说明你在破坏对手的产品优势。

  第二,商业模式的颠覆。用一句大俗话来说,就是让很贵的东西变得很便宜,让收费的东西变成免费,这实际上也是在破坏对手的商业模式。

  第三,技术的颠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纯粹的技术颠覆越来越难以发生了,特别对于很多中国的中小企业而言,在核心技术上缺乏积累和底蕴,相比之下,应用层面——面对客户、消费者的创新显得更加现实。

  给创业者的诤言

  诤言一,商业的本质,我认为就是消费者选择用你的东西。那么,消费者为什么选择用你的东西?事实上,消费者都特别自私,所以学会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微创新的前提,也是颠覆式创新的开始。

  诤言二,在做微创新和颠覆式创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被误导。我一直讲小公司千万不要做平台战略。原因在于平台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不自觉积累出来的。如果有4亿人都用微信,微信自然就是平台。360刚开始的时候,如果我当时要是懂网络安全,这件事是做不成的。如果要做平台,就要做杀毒、防火墙、主动防御……没有三年这个平台是搭不出来的。三年以后市场什么样?我并不知道。而且平台一旦要全面推动,无法形成压强,所以小公司最忌讳做平台。小公司未来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平台,但现在一定要选择单点突破。

  诤言三,一定要想办法聚焦有限的资源。倘若今天我伸出双手要推一个河马或大象,无疑很难推动;但倘若把自己变成一个锥子,用同样的力量扎它们的屁股,可能还是会让它们疼一下。很多人犯的错误其实都是贪嗔痴的本性,想法越多,越急躁。所以,在创业的最初几年,一定想办法约束自己的欲望,多做减法,尽可能地聚集资源,不断超出用户的体验,这才是很多创新的开始。(周鸿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