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12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北京深化执业质量检查促中小事务所发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是行业发展的基石。为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在实处,北京注协在2013年度执业质量检查工作中对150家被检查中小事务所分别采取了面对面访谈和发放访谈问卷的形式,深入了解当前中小事务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听取改进协会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对103份反馈意见的归纳汇总,中小事务所在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六方面的问题:

  一是资质门槛高,造成业务总量减少。在103家事务所中,15家业务呈上升态势,67家维持现有状态,21家业务在逐步萎缩。事务所反映,由于各种招投标业务项目的门槛越来越高,市场开拓受资质方面的限制,造成中小事务所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二是业务单一、收费低、市场竞争无序。从中小事务所的业务类型来看,绝大部分以验资和中小型企业年度审计业务为主,一般占到业务总量的70%左右,有的事务所完全以验资业务为主,验资业务占到80%以上。由于这两类业务的委托目的是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和年检,企业对报告的目的单一、要求不高,加之客户资源有限,事务所数量又比较多,致使审计收费很低,形成低价竞争的局面。

  三是因收费低而无法承担必要的审计成本,以致必要的审计程序缺失。由于企业的不理解和不认同,致使执业准则所要求的一些必要的审计程序受审计费用的限制而无法全面有效实施,在造成审计质量不高的同时,也给事务所带来一定的潜在的审计风险。

  四是注册会计师年龄老化,队伍建设难以为继。由于事务所收费低,人员薪酬相对较低,对优秀人才没有吸引力,新员工不好招聘,直接影响到事务所的可持续发展。而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事务所负责人老年化现象比较严重,造成知识更新不及时,综合素质、执业能力较低,事务所业务质量不断下滑。

  五是税制改革增加税负和成本。由于事务所的主要成本是人员成本和技术技能的知识更新成本,可抵扣项目很少。营改增后造成部分事务所总体税负的增加,加大了事务所的运营成本,给事务所的正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六是行业社会地位有待提高。受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由于事务所与社会各界缺乏更广泛交流和沟通的渠道,造成社会公众不能正确认识到注册会计师的职责和作用,往往把做假账的罪名扣到事务所头上。在各种招投标事项中对注册会计师能力的认定、审计业务中对注册会计师责任的认定等规则和制度的制定中,行业话语权不高,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不利局面。

  针对上述问题,中小事务所向协会提出了以下改进服务工作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强化专业服务。希望协会能更多的提供实务操作方面的指导书籍。例如,实务操作案例参考,分行业内控评价操作指南,尽职调查、医院、院校审计等方面的实务操作指引,方便事务所学习和运用。将每年监管机构的检查情况详细披露,以起到警示和指导作用。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在培训范围方面,由于中小事务所更多的执业人员是助理,希望协会能把他们也纳入专业培训的范围。在培训内容方面,希望多提供小型事务所的典型经验案例的介绍,讲解小企业如何建立健全内控、如何规避风险;增加非专业性的如礼仪、接洽技巧、社会时事、国际经济等方面的课程,开拓视野、解放思想,让培训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在培训模式方面,将培训分成常规性培训及特殊性培训两大类。常规性培训主要包含准则运用、业务实际操作、质量控制、风险评估、职业道德等方面内容,建议以网络培训为主。特殊性培训主要包含最新政策讲解、重点难点问题分析,特殊事项的提示等。这些培训可以不定期,适时安排,并采用现场讲解的方式,实现交流互动。

  三是参与收费制度改革。提高收费标准,出台强制性的收费政策,规定最低收费标准,提高招投标的收费上限。

  四是建立事务所交流平台。希望协会多组织交流活动,提供更多与企业和相关部门沟通交流的渠道,促进事务所与企业、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以及事务所与事务所之间的交流。

  五是希望行业协会和行业管理部门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宣传。提高行业威信,逐步参与到社会经济规则、政策的制定中,发出行业的呼声。

  (北京注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