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08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管理会计离不开精细化管理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一份资料显示,美国90%以上财务岗位是管理会计,而中国恰恰相反,管理会计岗位不到10%。有专家预言,未来10年传统会计将削减80%,管理会计岗位将达到2/3以上。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应平衡

  

  “没有财务会计,企业活不了,没有管理会计,企业死不了。只有那些有管理决策、提高经营水平的企业,才会需要管理会计。”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玉明表示,当前,管理会计基础薄弱,主要原因还在于企业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以致数据不足,人员素质不能满足要求。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张孝堂认为,作为一种基于会计信息的内部管理手段,管理会计的信息是企业最核心的信息,这种信息所反映的恰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从制造行业的角度来看,资产结构的管理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张孝堂认为,固定资产的投入过于盲目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制造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因素。

  目前,国内管理会计学者呼吁,提升管理会计水平,首先需要企业从根本上来个意识的转变,从原来重视筹融资、重视资本市场,转向更加重视实体经济,从而提升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

  “企业需要真心实意地认识到加强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做好管理会计。”胡玉明再三强调,企业需要平等对待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企业会计培训时,不能只培训财务会计内容,还应该培训管理会计内容。

  

  关注培植企业的核心能力

  

  “目前,管理会计的主题应该从企业价值增值转向核心能力的培植。”胡玉明很早就提出这个观点,他认为,前者强调的是结果,后者强调的是企业要持久创造价值,要了解企业靠什么赚钱。

  实际上,这就要求企业拓展看待管理会计的角度与视野。

  张孝堂认为,“轻资产”商务模式给管理会计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企业需要突破法人空间范畴,联合企业的上下游战略同盟形成一个价值链来参与市场竞争,基于整个价值链来进行成本管控,并寻找整条价值链的成本优化方案,进而增强竞争能力。

  因此,在市场给管理会计带来机会的同时,更需要企业不断创新方法,转变观念,这样才能发挥管理会计更大的作用。

  

  管理会计需要精细化管理

  

  仅仅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并不能解决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困难,毕竟当前管理会计基础薄弱以及企业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仍是制约我国企业提升管理会计水平的枷锁。

  如果说财务会计追求标准化、规范化的话,那么管理会计则强调个性化,每个企业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但是,在提高管理会计方面,他们能够找到一些相同的方法。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潘飞认为,首先,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战略不一定在会计数据中体现出来,但它是有阶段性的,每个阶段各有侧重点。实现企业的战略,才是管理会计的用武之地。”其次,企业要清楚需要哪些数据,这些数据必须要与企业的战略相结合。“每个阶段需要哪些数据来支撑战略?掌握这一点非常重要。”潘飞说。

  另外,要通过系统运营确保这些数据的取得。潘飞告诉记者,像企业的信息系统只满足财务会计的需求,就是“三张表”,这可能是不够的,企业还需要进行特定的系统设计。

  于提升管理会计,胡玉明将其总结为“要弄清楚每个数字背后的人和事,也就是业务流程,要感悟管理会计的灵性”。比如,企业管理费用是100万元,管理会计就是要了解谁花了这些钱、这些钱用来做什么事、是否有必要做这些事。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降低成本、控制成本的关键点。

  而要做到这些,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潘飞说:“提升管理会计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确保财务会计数据真实可靠,要对企业中会计人员、非会计人员都进行培训。因为,客户变动、市场产品结构调整、产能利用情况,都掌握在非会计人员手中。”(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