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04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外埠内蒙古商会:草原非公经济新动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戴宏

  当人们对触角遍及全国的浙商、徽商津津乐道的时候,在外拼搏的内蒙古籍企业家们组成的蒙商队伍悄然壮大,声名渐起。而外埠内蒙古商会作为内蒙古籍企业家的“娘家”,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它们组织和带领广大内蒙古籍企业家,积极投身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潮,成为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一支充满生机的力量。

  搭建平台创造商机

  如今,内蒙古商会的身影开始在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北京内蒙古企业商会、山东内蒙古商会、上海内蒙古商会、海南内蒙古商会、深圳内蒙古商会……30多家外埠内蒙古商会先后成立。当内蒙古籍企业家渐渐融入当地时,外埠内蒙古商会用草原情怀和真诚服务将他们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连接在一起。

  外埠内蒙古商会一方面热忱帮助会员企业与内蒙古对接项目,创造合作机会。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向外界介绍内蒙古,宣传内蒙古,推荐内蒙古的招商引资项目。

  北京内蒙古企业商会成立于2007年7月18日,是由内蒙古在北京从事经贸及工商人士、企业和团体自愿发起成立的。商会成立以来,会员队伍已达600余家,遍布北京各个区县,涉足房地产开发、服装、餐饮等多个行业。与此同时,商会为自治区多个盟市举办了多场招商引资会,效果良好。

  “我们很多会员企业在内蒙古投资项目,或者正在内蒙古寻找商机。”北京内蒙古企业商会副会长李亚波说。

  北京内蒙古企业商会会员一兰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兰峰通过商会的联络,已成功在呼和浩特设立了10亿元文化产业基金。“今年,公司准备在呼和浩特市投资50亿元建设一个文化项目。”兰峰介绍说。

  深圳内蒙古商会秘书长孟凯骄傲地说,仅去年,深圳内蒙古商会就配合自治区政府驻深办承办了兴安盟招商引资推介会,召集深圳市40家企业参加,达成了两项框架协议,总投资达30亿元;为阿拉善盟承办了深圳“招商引资推介会”,签订了3个100亿元以上项目。

  各盟市工商联日益认识到外埠内蒙古商会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突出商会招商,积极组建行业商会和异地商会,通过本地行业商会与外埠行业商会的对接及异地商会的经济活动,搭建招商引资工作平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呼和浩特市工商联通过探索,已先后在北京内蒙古企业商会、上海内蒙古商会、海南内蒙古商会、深圳内蒙古商会及山东内蒙古商会设立了呼和浩特工商联驻外埠办事处,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在不增加编制和财政支出的前提下,招商引资收获良多。

  外埠内蒙古商会通过“以商招商”,实现了客商的地域和产业带动,让内蒙古籍企业家与草原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活跃商海地位弥坚

  作为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大军中的一支新生力量,外埠内蒙古商会的作用日益彰显。

  欠发达仍然是内蒙古的基本区情。产业结构单一,初级产品比重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新兴产业发育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较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充分等等,都是自治区在今后发展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知不足才能补短板。而知己知彼的外埠内蒙古商会在补齐自治区发展短板中同样显现出了优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东省的17个地级市中内蒙古籍企业家开办的企业约有上万家,这些企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科技实力。山东内蒙古商会会长孙振华告诉记者,山东内蒙古商会现有会员近千家,已在两个地级市建立了分会。商会致力于加强鲁蒙两地科技交流、合作。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孙娟来自赤峰市敖汉旗,是落户山东省的第一个草原学博士,中国草学理事、山东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她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在青岛想找到一块大一点面积、用于科研试验的草地都是奢望。山东内蒙古商会了解到她的愿望后,正在积极联络自治区最大的草产业企业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为双方开展产学研合作牵线搭桥。

  “商会愿意把山东省的先进科学技术和优秀的文化引进到内蒙古,同时将内蒙古的资源优势及优秀的草原文化推介到山东省。”孙振华提出了加强鲁蒙两地科技文化交流合作的建议。

  上海内蒙古商会会长郑海生说:“上海内蒙古商会集聚了许多优秀企业家,走在了商海前沿。商会将借鉴浙商、徽商等商会的发展经验,推动会员企业与内蒙古之间加强交流合作。”

  上海内蒙古商会常务理事赵旭隆是上海珍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这家拥有500多名员工的国家级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是上海市虹口区改制上市办重点辅导企业。赵旭隆对于商会为会员企业与内蒙古之间所做的工作十分认同:“我们企业十分愿意通过互联网帮助自治区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落实“8337”共谋发展

  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为外埠内蒙古籍企业家们提供了新机遇,也为外埠内蒙古商会进一步发挥商会优势拓展了领域。

  难得者时,易失者机。北京内蒙古企业商会及时将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自治区出台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70条政策的信息传递给会员企业,帮助会员企业在内蒙古寻找商机。

  “把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发展定位,让北京内蒙古企业商会会员企业北京华夏绿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占斌看到了商机。曹占斌来自巴彦淖尔市,在北京不仅拥有自己的公司,而且设立了中绿展销中心电子商务网站。他计划整合全区绿色农畜名优特产品,在北京设立营销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以最快的速度推广自治区天然绿色有机产品。

  自治区出台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70条政策让深圳内蒙古商会会长兰强十分兴奋。“自治区试行注册资本‘零首付’,实行‘零成本’注册,这对于非公有制小微企业来说绝对是个利好消息。” 他在呼和浩特投资数亿元兴建的“抓抓儿童城”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实施。同时,深圳内蒙古商会及时向会员企业介绍自治区的相关政策,鼓励会员企业回内蒙古投资。

  “外埠的内蒙古籍企业家开拓了市场,开阔了眼界,接受了新思想。他们对于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未来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觑。”内蒙古总商会副会长、呼和浩特市工商联主席李岳清表示,自治区应充分发挥驻外商会的作用,成立一个全国各地内蒙古商会联谊组织,召集各驻外商会每年召开一次座谈会或投资洽谈会等,加强各商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同时,学习温州的做法,把成熟的异地商会作为自治区和各盟市驻外派出机构,促进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

  希望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是外埠内蒙古商会所有会员的心愿,希望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是外埠内蒙古商会所有会员的梦想。外埠内蒙古商会,将为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输送更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