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01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笫二个战术:理论是指南(8)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市场将军的商战之道——汪海的ABW理论(三十四)

  9、“三赢论”

  汪海认为企业发展要始终坚持利国、利企、利民的“三赢”。双星在20世纪80年代初确立“爱厂、求实、拼搏、兴利、开拓、前进”的企业精神时,第一个提出了“兴利”的目标,冲击了计划经济的陈旧观念;在别人争着进城时,第一个开辟出“东部发展、西部开发”的广阔大道,进入沂蒙山,并相继在全国各地建起了二三十个生产基地,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大框架,变国家的“输血”扶贫为企业的“造血”扶贫,不仅找到了企业的发展空间,而且结出了扶贫的累累硕果,为劳动密集型制造加工产业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这也说明,要搞好自己的企业,发展民族品牌,做大民族品牌,就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感。

  10、市场经济的“孝、忠、义”

  “孝、忠、义”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儒、道、佛”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是构建、维系血缘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情感。五千年来,“孝、忠、义”的观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道德良心之本。

  “孝、忠、义”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我们看到: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孝、忠、义”传统道德的缺失,导致一些人的精神信仰和理论追求出现混乱,一切向“钱”看、一切以利益为纽带成为当时人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代替甚至超越了人品、道德和良心。我们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更需要以“孝、忠、义”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水准的提升,没有“孝、忠、义”良好道德风尚的市场,只能是一个没有公平竞争的市场,是一个充斥着欺骗和讹诈的市场,因此“孝、忠、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11、“老虎论”

  中国加入WTO,国外品牌大量涌入,很多人喊“狼来了”,汪海却喊出了“我是老虎我怕谁?”

  在中国加入WTO之际,街头巷尾大报小报动辄称中国入世就是“狼来了”。而汪海认为,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国的优势产业,加入WTO对于中国并不可怕,尤其是制鞋行业,只要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效率,完全可以跟国外名牌一竞高低。

  靠着“老虎论”这个支撑,精神不倒,双星屹立于国内外市场。双星借鉴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农村责任制”的做法,把岗位变成每个人的“责任田”,实现了员工“自己管理、自己算账、自己减人、自己降耗”的“四自一包”;建立了股份、个体、国有多种所有制的市场经营构架,形成了参与市场竞争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