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国内多家3D打印企业探路贵阳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谢江林

  

  在日前闭幕的第八届中国(贵州)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机械制造技术研究所、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相继发布3D打印技术推介报告,欲与贵阳本地企业合作。

  实际上,在上述3D打印企业来筑“探路”之前,3D打印技术已经进入贵阳企业的视野——

  去年12月,位于小孟工业园区的贵州华阳电工有限公司就从德国引进了一台工业级3D打印机,专门进行工业铸件的生产;今年3月,来自北京的一个3D打印技术团队在高新区注册成立了贵州首个3D打印机研发生产企业——贵州吉美客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正进行桌面级3D打印机的试销售。

  

  多家3D打印企业来筑探路

  在来筑“探路”的3D打印企业中,华曙高科的身影尤为引人注目。

  华曙高科是一家集3D打印科研、开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9年。其自主研发的超轻质无人飞机一体化制造技术,小批量无模具快速制造(SLS-RM)塑胶、陶瓷、五金产品技术在亚洲排名第一,企业总体影响力在国内3D打印行业中排名前五。

  “近年来,国内的装备制造业中心逐渐向西部转移,3D打印行业也开始由东部向西部拓展。贵阳作为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必将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高地。华曙高科将把贵阳作为产业布局的重要市场来开发。”华曙高科营销总监刘延烽说:“这次来贵阳参加制博会,就是先来探探路,为企业未来的市场布局做准备。”

  据其介绍,华曙高科去年自主研发的FARSOONS401型号工业级3D打印机,能够满足汽车、航空零部件等工业铸件的批量生产,希望通过制博会与贵阳的装备制造企业建立供需关系。

  

  贵阳3D打印市场尚需培育

  来贵阳参加制博会之前,刘延烽得知,装备制造业是贵阳的重要产业之一,占到贵州省总量的80%,这也让他对贵阳之行充满信心。因此,制博会期间,除出去进行技术交流外,刘延烽都是亲自守在展区。但凡有人询问,他就尽力推销自己公司的产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刘延烽有些失落——“一天下来也就十来个人询问,2个工作人员基本上是在休息。而在北京、上海搞展销时,8个工作人员都忙不过来。”

  刘延烽说,从目前3D打印技术普及程度来看,贵阳的3D打印市场还处于未开发阶段,发展潜力巨大。这就意味着贵阳市场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进行培育。

  作为落户贵阳的3D打印企业,吉美客对“贵阳3D打印市场尚需培育”的感触更加直接。吉美客总经理李哲说,目前企业正在进行桌面级3D打印机的试销售,但产品基本上都是由东部地区的设计公司进行预订,贵阳本地企业的订单基本没有。

  李哲说,考虑到人力成本问题,贵阳暂时不作为企业的销售市场,目前贵阳的定位是生产和研发中心。未来一段时间,吉美客准备在贵阳装备制造企业中加大宣传力度,想办法打出“名声”。

  

  小孟工业园内的有益尝试

  然而,与吉美客、华曙高科的想法不同,位于小孟工业园区的工业铸件生产企业贵州华阳电工有限公司的3D打印尝试,却进行得如火如荼。

  去年12月,华阳电工从德国引进一台工业级3D打印机,专门进行工业铸件的生产。今年2月,工业铸件产品开始面向市场。其设备管理技术员黄红春说,企业目前最大的客户是贵航集团。几个月来,企业的3D打印机都是满负荷生产,专门给贵航集团飞机内部铸件。

  在得知华阳电工的经营状况后,刘延烽心里终于有了底,“3D打印的工业铸件,不管是生产成本还是时间成本,都比传统工艺低一半左右。现在贵航集团都在使用3D打印的工业铸件,这很有可能引起贵阳其他装备制造企业的效仿。”

  “从这个角度看,贵阳3D打印市场就很值得期待了。近期,我打算与吉美客就共同开发贵阳3D打印市场进行洽谈。”刘延烽说,吉美客主要生产桌面级3D打印机,未来可以和我们的工业级3D打印机形成产业链上的互补。同时,我们自主研发的尼龙、铅粉等3D打印材料也可以成为吸引吉美客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