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1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特立独行王兆春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黄银凤

  有人说,人生至少要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年仅45岁的王兆春是这句话不折不扣的践行者,他考过飞行员,会开游艇,从马术、开跑车、潜水摄影到创业、旅行、艺术、航空……他勇往直前,纵横驰骋,勇于跨界,赢在路上,在不断否定和自我否定中,他一次次重新开始寻找他的新人生。

  

  发轫于草根的冒险家

  

  作为汇港控股集团董事长,在别人看来,这些年王兆春很少把精力扑在赚钱上,在更多时间里,似乎都在思考如何“花钱”。

  王兆春并不把自己定位于玩家。“比起每天待在企业里的劳模式老板,我把大把时间花在外面的世界,肯定比他看得多。”王兆春用惯用的半开玩笑的轻松口吻说道,“做企业应该比创新,我一直在创新,尽量做得跟人家不一样的。”

  

  “做企业,追根溯源也是"玩",治大国如烹小鲜,治企业也是这个道理”。

  目前,他和团队自创的“汇港HKE”商标已是浙江省著名商标,在全球主要的44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公司长期以该自有品牌出口创汇,并承担了商务部、财政部的中小企业出口机电产品研发项目,承担了科技部火炬计划项目。

  

  只想放权和分钱的企业家

  

  2011年,汇港取得了突破式的发展。43岁的王兆春更是成为大多数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就在这一年,他又有了一个惊人之举,他酝酿一个新的探险计划,“接下来我要培养十个老板”。

  “我的目标是培养老板,不是培养职业经理人,每个员工心中都有个老板梦,员工的目标也是当老板。”在王兆春看来,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要留住人才,要可持续性发展,不但要舍得分钱,更要舍得分权,而分权不如放权,放权他想放得更彻底。

  “老板培养计划”两年试行下来,眼下汇港旗下一共有注册成立了17家公司,这些公司都有各自的老板,每个老板负责一块,按产品及行业不同门类进行细分。“

  “大股转小股,不能一步过位,要缓冲。”王兆春坦言,目前,一些过程中的问题还没解决,包括法律上、经济上、人员上的问题,完成这个过程估计要三至五年。等到整体安定部门负责人能够独档一面以后,他会考虑本人在这些分公司中,只占有小部分股份,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分权分钱是必然趋势,但王兆春与大多数企业家的区别在于,别人也有这么做的,但是多数是被迫去做,而他是主动放权分钱。

  

  “圈子经济”的资源整合家

  

  让专业的人才做专业的事,让企业的资源配置得到优化,这样王兆春便有了自己的时间,去追寻艺术、科研、旅行等方面的体悟,并成长为时尚圈、艺术圈等方面的资源整合家。

  现在,不惑之年的他又开始寻找一种更“安静”的生活方式。今年3月,王兆春去民政局注册创办了汇港美术馆,用以展示他陆续收藏的艺术品,定期举办画展和摄影作品展。3年前,他在北京成为3W互联网主题咖啡馆的第一批股东之一,“3W”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互联网社交圈子中非常知名的咖啡馆。今年,王兆春在宁波筹建NBCC汽车俱乐部,为爱车、爱玩的宁波车友建立一个全新的圈层文化。

  “善于整合资源是企业家的天性,企业家之所以能成功,区别在于他敢于尝试,常人也看到了,但不会动,但企业家会行动,其成功的核心在于调动资源,调动文人、工人、科学家……这是一种巨大的能量,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最大的财富就是培养了这样一批企业家。”王兆春对自己的成功之道这样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