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华/文
全球股市暴跌,倾巢之下,难有完卵,A股难独善其身。减轻企业税赋成本,改善经济增长外部环境,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保障经济增长的有力措施。
全球股市遭黑色暴跌
建安十三年,孔融因触怒曹操,被判处死刑。孔融对前来抓捕自己的使者求情,恳请其放过自己的家人。出乎意料的是,他那年方仅八九的两个儿子,完全不害怕,坦然地玩完游戏后,对孔融说:“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果然,不久,抓捕两个孩子的官吏也到了。
从此,“倾巢之下,安有完卵”便成为一人罹难全家遭殃的代名词。不过,将该成语所蕴涵的哲学道理用于推断全球股市,将更贴切而形象,也分外准确。
5月23日,日经225指数惨遭“黑色星期四”,至收盘暴跌1143.28点,跌幅7.32%,创自2011年3月15日当天股市在地震后暴跌以来的最大跌幅。日经225指数期货甚至触发熔断机制而暂停交易。随后,24日,日本股市在下跌中宽幅震荡,25日,更下跌469.80点,跌幅3.22%。
在全球资本市场联动日益明显的趋势下,日经指数暴跌自然引发全球股市雪崩效应。23日当日,英富时100指数23日下跌143.48点,跌幅2.1%;德国法兰克福指数下跌178.91点,跌幅2.10%;俄国RTS指数下跌45.88点,跌幅3.15%;香港恒生指数下跌591.4点,跌幅2.54%;印度孟买指数下跌387.91点,跌幅1.93%。
今年1月23日以来,受安倍政府的无限量量化宽松,与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实现2%通胀目标政策影响,日本股票市场流动性充裕。日经指数节节攀升,走势形态良好,截至27日暴跌后,全年度仍然上涨36.05%。
日经指数在暴跌后,“安倍经济学”遭遇来自在野党和媒体的质疑。有观点指出,超宽松的货币供给政策及日元贬值政策,对经济的危害性及负面作用开始显现,无节制推行宽松政策可导致长期利率暴涨,进而对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事实上,今年5月以来,先后有10多个国家降低利率,全球货币供应宽松,以刺激疲软的经济。美国更是持续推出量化宽松的QE3政策。在货币宽松政策的刺激下,全球经济均出现缓慢的回升迹象,尤其是美国经济恢复强劲。
A股难独善其身
与全球资本市场23日的黑色暴跌相反,上证指数无惧全球惨跌态势,当日仅下跌26.74点,跌幅1.16%,成为弱市里最抢眼的明星。不过,在同样宽松政策刺激下的A股,截至27日,全年仅微弱上涨23.95点,涨幅1.06%,与欧美日等多国股市大尺度上涨相比,A股脆弱得有些让投资者失望。
从2008年到2012年,上证指数在2008年、2010年、2011年下跌,2009年、2012年上涨,明显落后于欧美日等国的证券市场。
中登公司统计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投资者信心极度脆弱,年新增股票开户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008年~2012年,年新增股票开户数分别是1436.63万户、1732.76万户、1494.25万户、1079.52万户、552.45万户,除2009年略有增加外,下滑迹象明显。
与之相一致的是,资金持续流出A股,与交易有关的印花税收入持续减少。自2008年~2012年,除2010年较2009年略有回升外,其余年份均下跌。在2008年至2012年的五年里,印花税分别为979.16亿元、510.47亿元、544.17亿元、438.48亿元、303.52亿元。
从数据来看,2009年在新增股票开户数有所回升,其直接效果影响着2010年的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增收。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2008年,正是四万亿投资刺激经济增长政策推出时间。2008年的四万亿投资对A股及经济的刺激明显,不过持续效果并不理想。
出于对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今年5月,部分舆论认为中国应该再推一个新版本四万亿投资计划,以保证经济的快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4月15日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7%,比上季回落0.2个百分点。这是去年四季度GDP增速反弹至7.9%后,再次回落。
5月23日发布的5月份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9.6,比4月份终值回落0.8,创7个月来最低,年内首次跌破枯荣线,跌入收缩区间。这进一步暗示,我国制造业复苏前景不明朗。
分析显示,新订单指数8个月来首次跌至枯荣线下被认为是5月份汇丰PMI初值回落的首要原因。出口疲弱被认为是该值跌破枯荣线的又一主因。5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小幅攀升,但是仍在荣枯线下。
不过,多数专家认为,依靠传统的经济刺激计划不能化解结构性矛盾,反而可能加重产能过剩、地方债等问题积累,稳增长的关键还在于继续深化改革和调整结构,通过推动深层次的制度改革来换取可持续发展的红利。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张茉楠认为,目前有三大矛盾依然困扰着中国经济。一是政府主导下的基建地产投资加速扩张与制造业投资下滑的矛盾,民间投资并未真正从政府手中接过接力棒,制造业长期平均利润率下滑影响投资信心;二是政府刚性支出上升与地方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带来的矛盾,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需要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城市发展投资以及民生投资,而房地产调控带来的土地收入下滑和资产缩水增加了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企业的偿债压力;三是稳定经济增长与控制潜在通胀压力上升间的矛盾。
减低企业经营税赋
有关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每年必然成为抢占上市公司头版头条的抢眼新闻。据报道,2012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发放总经理(含总裁、首席执行官等)薪酬总额为15.71亿元,总经理人均薪酬为64.28万元,比上年增长3%。
截至5月27日,上交所统计数据显示,上海证券市场市值共计16.09万亿,平均市盈率11.77。沪深两市总经理薪酬占上海市值不到万分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作为管理规模如此巨大的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薪酬过低。截至目前,中集集团市值320亿左右,其总裁麦伯良2012年的薪酬仅为998万元。
从2009年-2012年,A股上市公司总经理的薪酬持续保持增长。2009年,总经理薪酬均值为46.29万元,较2008年增长3%。2010年,这个数字达到59.57万元,同比增长29%。2011年、2012年,增速有所放缓,分别为5%和3%。
受仍有高达70余家企业应递交自查报告而未递交影响,自今年1月正式开始的财务审查正纵深发展,有延期趋势。截至上月24日,新一轮撤单高峰如期而至,计21家企业递交终止审查申请。其中,拟在沪市、深市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数分别为3家、14家、4家。
截至目前,证监会数据显示,已有200家企业终止审查。证监会证实,第二批财务核查将抽取10家企业,拟定于6月初开展。有分析人士评价说,随着财务核查的深入,终止审查企业将逐步增加,新股发行“堰塞湖”有望缓解,拟上市企业的财务质量有望进一步提高。
一个好消息是,针对上市公司有关赋税过高问题。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针对会员单位普遍反映的经营活动中相关税收负担过重或税率过高、并购重组涉税、印花税、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现金分红、股票红利个人所得税等进行专题调研,并形成《关于推动完善上市公司有关税收政策的建议》。
中协会从企业角度提炼归纳了24条建议,包括改革投融资体制、减少项目审批、放松市场准入、加强市场监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清理检查评比和认证项目、加快垄断领域改革、结构性减税、优化税制结构、规范行政性收费、减少企业社保支出、减少境外并购审批、改革政府支持研发方式、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等,形成了《改进政府与企业关系,改善企业发展环境》专题,利好上市公司。
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众多看空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悲观论调相反,据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27日访问柏林时表示,中国经济平均年增长率需要有7%,以达到2020年之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一倍的目标。同时,李克强形容中国今年第一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7.7%是“适当”水准。
有迹象显示,尽管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靠内需来拉动,而出口增速下滑越发明显的背景下,管理层积极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增长累积正能量。
据报道,5月24日,中国和瑞士签署了结束中瑞自贸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双方自2010年启动的自贸区谈判基本尘埃落定。中国目前是瑞士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瑞士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七大贸易伙伴和第六大外资来源国。
李克强认为,中瑞自贸区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中瑞两国。这是中国同欧洲大陆国家的第一个自贸区,是中国同世界经济20强国家的第一个自贸区,对深化中瑞合作是重大利好,对发展中欧关系是重大利好,对世界各国也会产生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同时,积极寻求解决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摩擦。李克强在瑞士演讲时称,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欧盟发起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和无线通信设备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会损害中国相关产业、企业和就业,也会损害欧洲用户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损人不利己,更会造成贸易保护主义有市场,中国坚决反对。
李克强指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各国应努力维护稳定、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慎用贸易救济措施。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对话磋商解决经贸摩擦问题,希望欧盟妥善处理光伏和无线通信设备两案,维护中欧经贸大局,维护贸易自由化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