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地说,企业家们无论是退休、复出还是坚持,都是自己的人生选择,都值得尊重。但我更尊敬那些真正具有企业家精神,胸怀使命感,给企业界带来正能量的企业家们。
做企业不是登珠穆朗玛峰,登上去了就成功了,做企业是攀爬游戏,你以为到达巅峰,但实际上一山更比一山高。对于企业家来说,最好的养生方式就是工作,很多人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对于企业家来说,革命是身体的本钱。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复星20年之际选择再创业,并承诺在未来20年不提退休两个字。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郭广昌说,我想通了,“未来20年,我不提退休两个字,我一定会保持我的创业精神,我们一定有能力、有信心、有干劲把复星带上一个新的高度”。
此前,小米公司副总裁黎万强和我讲起小米公司创办的过程,让我非常振奋。一群功成名就的牛人重新做了一个公司,能够比创业公司做得还彻底,成本控制得极好,产品做到极致。在初期,包括雷军在内,全员都是6×15工作(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5小时)。当时我问黎万强,雷军做了金山这样的上市公司,投了非常多的公司,按理他可以做一个很潇洒的投资人,为什么还要做小米?他这么拼命工作为什么?黎万强说,雷军一直有个梦,要做一个百亿美金公司。
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也是如此,他原本可以让苏宁维持运营,然后拿出大笔钱去做资本运作与互联网新贵结盟。但他却选择亲身走一条传统与网络经济结合的路,这种自我超越的举动让他获得了广泛的尊敬。
郭广昌在复星集团2013年工作会议上说,选择退休还是再创业,这的确是个问题。有时候觉得很累,何必呢?自己也不缺什么,生活质量还这么差。“这就是所谓的世界观、价值观问题。做企业的人完全靠钱,真的很难一直保持创业冲动。光靠荣誉也不是长远的。其实真正的动力一定来自于你的内心深处,你要真的认为这样做是有价值的。”
张朝阳复出后也说:“以前我曾经认为越有钱越有名气就越幸福。但是经过这两年的闭关,我认为钱多不是幸福的保证,钱多少跟幸福没关系。我这么有钱,却这么痛苦。越有钱、越成功,如果没有管理好自己,往往更容易让你陷入精神的痛苦。”
企业家被认为是上帝选中的人,他们在成功的过程中获得了超乎常人的资源分配,这就需要这个群体在未来承担更多责任。企业家是社会的进步引擎,或者我们可以说,中国经济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和企业家们陷入了“不可承受之轻”,放弃持续奋斗,或对长期奋斗的态度不够坚定有关。警惕急流勇退的思潮,注意只问收获不愿付出的倾向,这是企业家的当务之急——真正的企业家字典里是没有“退休”两个字的。
“回到原点”,是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给中国企业家的一句忠告。在这个时代,企业家们确实要回到创业最初的心态和状态中,重塑企业家精神。无论退休也好,假退休也好,或者半退休也好,企业家如果能够利用这段时间认真思考企业家精神,就能重新回到原点。(纪中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