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部:冻肉收储成效初显 生猪价格小幅回升
今年春节以来国内生猪市场持续低迷, 为稳定猪肉价格,提振信心,商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近期分批开展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同时,指导地方开展收储工作,并引导大型加工企业增加商业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初见成效,目前生猪市场价格跌幅缩小,近日出现小幅回升。据商务部监测,上周(5月6日至12日)全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生猪收购价每公斤13.29元,比前一周上涨0.2%,连续15周下跌后首次出现小幅反弹。商务部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密切监测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进一步加强预警,既要防止大跌也要预防大涨,维护生猪市场供求和价格基本稳定。
国食药监总局:
规范整治保健食品市场
据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16日介绍,截至2012年底,我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有2006家,2012年产值约2800多亿元。经过多年整治与规范,保健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一些不法企业擅自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违禁物品;一些不法企业以食品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号、消杀产品批准文号等假冒保健食品谋取暴利;还有一些企业虚假夸大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为鼓励社会各界、消费者对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国家食药监总局还公布了举报电话:12331。
商务部研究院:
节俭新政挤“水分”
消费增速将再回落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16日发布报告称,“八项规定”和“禁酒令”等出台致公款消费和奢侈消费泡沫将被明显挤出,今年消费将更接近“无水分”增长。报告称,今年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台扩大消费政策最少的一年,没有任何贯通全年的扩大消费政策。今年奢侈品消费将会延续2012年以来的减速增长趋势。奢侈消费将由显性奢侈消费转向隐性奢华消费。预计全年消费增速将会继续回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3%左右。
国务院食安办:
开展肉及肉制品
专项治理行动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严厉打击假牛羊肉等违法犯罪行为,抓紧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严格落实肉及肉制品质量安全的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特别是对非法制售窝点、企业未能及时排查取缔的,要严格追究属地管理责任。各级农业、质检、工商、食药部门要建立健全案件线索信息通报、反馈和执法联动机制,切实抓好肉及肉制品质量安全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处工作。对行政监管部门移送的案件,公安机关要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核查,全面查清原料来源、生产窝点和销售渠道,彻底摧毁整个犯罪产业链、利益链。对重大、复杂案件,公安机关要提前介入,实行挂牌督办。
农业部:
出台意见稳定生猪生产
今年以来,全国生猪价格持续走低,下降快、跌幅大,养殖场户普遍亏损。为稳定生猪生产,维护生猪养殖户切身利益,保障市场稳定有效供给,农业部办公厅近日出台关于稳定生猪生产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大力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强化信息监测预警,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切实抓好生猪疫病防控。近期,中央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将陆续下达实施。省级畜牧兽医部门要提前谋划,主动商发改、财政等部门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方案。项目下达后,要抓紧组织实施,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督导检查,督促地方尽快将政策措施落实到场户,尽早发挥政策效应。
商务部:
城市菜市场建设
应具有较强公益性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20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根据我国国情,现阶段我国城市菜市场建设应该有比较强的公益性。公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抑制城市菜价上涨。二是有利于调整菜市场布局,老百姓的购菜更加便利。三是有利于菜市场提档升级,购物环境明显改善。”沈丹阳说。从2009年开始,商务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地市政府,通过采取公建、配套代建和代购、产权回购回租、投资入股等多种方式来推进菜市场的公益性建设。下一步,商务部将积极推进各地方政府从本地实际出发,推动出台城市菜市场等公益性商业设施的地方性法规,为全国性法规出台创造条件。(编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