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人士指出,被称为夕阳产业的家电企业在目前经济环境不是很乐观的情况下,长虹逆势走高,其根本原因在于,其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积累的效应已逐渐显现。“随着长虹黑+白的全产业链优势发挥和内部运营水平提升,今年整体盈利水平将得到大改善,并助推长虹进入千亿级企业的阵营。”
近日,四川长虹发布2012年年报以及2013年一季度季报,同时子公司美菱电器、华意压缩也发布了当期季报。
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四川长虹总收入523.34亿元,净利润2.7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34%;而2013年呈现的季报双双走高,其中四川长虹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9.9%;美菱净利润同比增长18.12%,华意净利润同比增长586.94%,长虹系一季度全线飘红。
“结构调整效应”凸显
据长虹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长虹集团技术投入在当年总销售收入的占比为5%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另有数据显示,2012年,长虹申请专利605件,其中发明专利218件,授权专利397件,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5%和15.4%。其中,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8项。
从长虹2012年报里,不难看出,长虹多媒体产业去年销售额实现185亿,其中电视业务实现170亿,销售量在750万台左右。“虽然跟同行相比,不是最突出的,但是造成这样的局面,跟长虹内部的技术储备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密不可分。”长虹知情人向记者透露,
长虹通过技术储备,已经完成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电视框架的定义,以及智能交互中间件的设计与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家电业唯一获得顶级软件应用设计CMMI5认证的长虹软件研发团队研制了语音浏览器,算是全球首次将语音操控和电视、手机浏览器相结合,让各类终端与消费者通过语音对话的方式来实现对其终端快捷联网应用的操控,这对于智能电视行业的实际应用具有革命性影响。
预计,智能技术应用升级与相关多元产品结构完善,以及以等离子为代表的长虹大平板优势叠加有望继续助推长虹电视市场份额的提升。
长虹黑电的另一个重大调整是将海外业务的广东长虹调整到多媒体产业集团,实现研发资源、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营销的大整合。海外销售一直是长虹的短板,长虹多媒体产业集团副总经理税建表示,海外市场拓展更加依赖于国内强有力的研发资源和能力,要把海外的市场进一步做上去,“今年市场开拓的重要区域就是海外市场,销售目标是提升海外市场销售额80%~100%。”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升级,长虹的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积累有利于抓住新一轮家电高端化的机遇。申银万国家电业分析师周海晨对此点评称,地产回暖促成强劲刚需释放、城市早期平板进入更新期、农村市场加快平板普及以及节能政策助力市场探高,成为彩电市场开门红的四大主因。
整合“黑+白”产业价值链
伴随着长虹黑电结构调整效应初现,白电板块也全线飘红。
在华意、美菱年报双双利好基础上,一季度再传喜讯。华意压缩发布业绩预告称,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净利润3500万~3700万元,同比增长572%~611%;一季度美菱实现开门红,三门电控以上产品销量同比大幅提升,特别是雅典娜同比提升达122%,冰柜产品线增长率高达85%,三月份单月销售额破记录。
家电分析专家刘步尘指出,在美菱和华意的产业链一体化协同效应下,一体化的技术研发平台不仅可以让美菱在变频冰箱上获得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而且这种模块化、一体化的变频冰箱技术解决方案同样也可以让华意压缩获得丰厚的技术积累,夯实在全球变频压缩机上的领先优势,冲击世界第一,指日可待。
显然,行业增速虽放缓,但仍然不乏看点。业绩高增长的背后,是长虹延续在黑电领域的“核心器件+整机”的全产业链模式发力,其高端化、差异化逐渐衍生出家电企业新的增长点。
通过整合长虹系和自身资源,长虹叠加了冰箱整机与前端压缩机的双重优势,实现一体化设计制造,进而将华意、美菱双双推至第一阵营。其中,华意压缩今年产销量有望突破3000万台,做到全球第一。业内预测,在收购全球第四大轻型商用压缩机制造商Cubigel公司后,华意压缩今年在欧洲市场的销售增速有望达到30%。
至于美菱,长虹发挥黑电技术优势,应用了语音交互、远程控制、多屏互动、人脸识别等智能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改变白电产品的结构和性能同时,延展冰箱、空调原有的功能,推动白电产品的智能化。根据中怡康数据统计显示,美菱中高端占比不断提升,截至2012年12月其三门以上冰箱占比已达到43%。
随着年产200万台的雅典娜冰箱项目一期和年产500万台高效压缩机生产线的建成投产,长虹全产业链的优势将继续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