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模式的指纹支付业务悄然进军广州市场;而此前,这一业务已经在上海潜行数年之久。
据称,指纹支付业务不用银行卡(折),也不需要密码,仅凭自己的指纹或者面部扫描,就可以在银行的自助机上轻松完成缴费、转账等金融业务。这种既简便又安全的支付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指纹支付的盈利模式
上海一家名为立伯趣的高科技公司眼下正在力推指付通指纹支付业务。指付通拥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全国范围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当用户的指纹信息数据与银行账户绑定后,购物消费时,伸出手指在指付通的指纹识别终端中扫描,便能完成支付,交易过程在5秒以内。
据了解,指纹支付技术目前在上海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截至2012年底,指付通上海用户总数已达到80万人,并与中国银联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指付通平台每年交易的资金总额在1.6亿元左右,主要涉及餐饮、休闲娱乐、美容美发和服饰等行业。
立伯趣将先期和农行、交行合作,消费者需要在这两家银行开通指纹支付业务,即消费者先将左手食指在仪器上连续按下三次,仪器对三次指纹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处理,获得用户的一个标准指纹。随后,再在仪器的上方刷入一张银联卡,使用键盘输入身份证号码及手机号码,标准指纹就完成了与银行账户的绑定。
在推广这一新型支付方式的同时,立伯趣CEO陈晓峰在支付的基础上加入了消费折扣业务,以吸引消费者使用指纹支付,同时也为公司开辟新的盈利模式。
目前,指付通用户获取优惠信息主要通过短信、邮件和网站等方式。例如,豆捞坊、吉野家、甜蜜蜜、真功夫等百家品牌都直接享有指纹消费200元以下85折,200元及以上立减30元的活动,而永琪、香啡缤等年轻人钟爱的品牌可直接享3.8至8.5折。
根据中国银联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境内银行卡跨行交易依然保持增势,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分别达到64.13亿笔和15.2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3%和45.8%。
指付通市场部总监陈佳立透露,不考虑每年的复合增长,如果两年后指纹支付达到2011年刷卡量的20%,即3.04万亿元,指付通单从交易手续费的收益就可达到243亿元(平均费率为0.8%)。
指纹支付带来了什么
目前,指纹支付已然成为市场新亮点,现场采集指纹即可在ATM机、自助终端等进行存取款、查询等操作,无需记忆繁琐密码,安全、便捷又时尚。
随着银行电子化程度提高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银行的金融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系统的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而信息采集、系统访问安全成为各项安全中的关键问题。
目前银行业务操作的系统管理采用刷权限卡方式验证柜员身份的合法性;由于系统安全上的漏洞引发了诸多问题,如密码记忆麻烦而且易被泄漏盗用,各种卡易丢失,甚至引发资金案件造成经济损失等。
因此,必须采用更为先进有效的身份验证方法来替代传统的验证手段。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指纹支付业务,由于利用人体本身固有的生物特征,与传统的方法完全不同,不存在丢失、遗忘或被伪造等问题,用它进行身份验证,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每个手指末端正面皮肤上会有凸凹不平的纹路,这些纹路的唯一性、不可复制性,构成了每个人的生物密码。这一生物密码储存在计算机里,通过比较一个人的指纹特征和预先保存的指纹特征,就可以验证其真实身份。
相对于其他身份识别技术,自动指纹识别是一种更为理想的身份认证技术。对于个人而言,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并且不会随着年龄增长或者身体健康程度变化而变化。而且,由于一个人十指指纹皆不相同,还可以方便利用多个手指指纹构成多重口令,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相比基于口令卡和密码的传统银行认证系统,银行指纹认证系统在解决金融领域安全和服务效率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用户的指纹数字信息是独一无二的,不会和任何人的指纹信息产生重复,只有用户本人才能访问和支配用户的付款账户。用户无须担心钱包被窃、银行卡号或是密码被盗,而是放心消费,一切支付结算都可以交给用户的“手指”来完成。
因此,银行利用先进的现代指纹识别技术,将各项业务全部整合成指纹账户,代替原有的卡、折等金融支付载体,银行客户只需要利用手指便可进行转账、缴费及预约存取款等银行业务操作的新模式。每一个银行客户的手指,就相当于一张银行卡或存折,手指一伸便可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