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29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芦山地震透视国民坚毅之精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姚树洁/文

  4月20日,北京时间早上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

  到当天深夜,已经造成157人死亡,5700多人受伤。受灾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50万人。在地震的中心地带,整个龙门乡的房屋99%倒塌。雅安地区34个水库受到损害,多处公路段出现断裂和山石堵塞。

  芦山的地震,让我们想起2008年的汶川地震。两个地震都出现在同一个山脉,幸好,本次地震的强烈程度远小于汶川地震。但是,余震次数非常多,一天之内,3级以上余震超30次,5级以上余震2次,为救灾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从现场救灾的情况看,出现了许多非常感人的故事,透视出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冷静,乐观,坚毅和团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副总理汪洋,国务院秘书长杨晶一同前往。四川省和雅安市的领导,成都军区1万多名官兵,都徒步进入灾区实施救助。空军出动多架直升飞机,协助地面人员,有效的救助受灾的群众。

  习近平和李克强都特别强调人民生命和安全的重要性,大家必须全力以赴,争取时间,对受灾的群众,实施高效率的抢救和医疗。

  雅安至成都高速公路出现多处断裂,不过在救灾指挥部门的领导下,迅速开辟一条‘生命之线’,把大量的救灾物资迅速的运送到灾区。

  在受灾的乡镇,出现许多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故事。一位母亲,为了救儿子,用手扒开重量达100斤的水泥板。当她的儿子得救了以后,她笑着说,“我不知道我哪来的力气?”

  一个丈夫为了抢救严重受伤的妻子,跪在地上,用自己的身体为妻子挡住猛烈的太阳。

  一个12岁的女孩子,用自己的身体,紧紧的保护她的弟弟。一位母亲抱着婴儿被倒下了的水泥板压着,等到救助人员把她救出来的时候,她已经失去了知觉。幸运的是,她的孩子得到救助了。

  一位严重受伤的3岁女孩,对叔叔阿姨们笑着说,“我很开心,我不感到痛”。周围的大人看到这位小女孩如此董事,如此乐观,大家都说,“孩子,你给我们笑一笑,我们什么灾难都不怕了。”雅安电视台的女记者,今天是她结婚的日子,她却穿着婚纱到现场进行报道,不仅给受灾的百姓带来喜庆,更是表现出一位记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成都军区,四川各大企业和组织,全国各地的救援人员和物质,正源源不断地向雅安输送。

  宝兴县是本次地震的重灾区,因为处于山区,大多数与外界联系的道路被崩塌的山体和大石头堵住。许多救援的部队和人员只能徒步进入灾区,公安部消防部队,到20日22点,已经救出94名伤员。大多数严重受伤的群众,都是用人力从灾区中心抬出来的。

  芦山县有12万人需要安置,县城有3万多人需要安置,从全国各地运来的物资,估计21日就能大量的送到需要安置的群众手里。

  成都军区陆军航空部队,在一天之内,克服困难,派出多架直升机,把12名重度受伤人员从灾区送到成都的医院接受治疗。

  香港,台湾,澳门的红十字会,都纷纷伸出救援的手,充分体现港、澳、台同胞对大陆受灾同胞的关爱。

  中国的崛起,尽管出现许多困难和社会矛盾,但是,当一个重大自然灾害来临时,大家都形成一股力量,表现出无比的团结精神和抗击灾害的力量。再大的灾难和困难,都压不垮这个伟大民族的乐观和团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