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15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快乐 在智与慧中绽放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读《服务与参谋》

  邓子强/文

  每读《服务与参谋》,总会想到一个问题。阅读能使人快乐么?细察之下,大凡读书且得出快乐结论的人着实不多。想必快乐并非著文和阅读之根本。

  但每每游走在《服务与参谋》的篇章中,不仅体验到了阅读有快乐,而且感受到了作者著文的快乐。突然想起了弗朗西斯·培根的一句名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原来,快乐绽放在智慧之书中。

  《服务与参谋》这本智慧之书,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李后强教授从不惑之年到天命岁月十年学术成果的集中展示,记录的是四川十年风云变幻。由于后强教授从地方官员调任机构幕僚,研究了国家及四川省许多重大战略问题和若干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参与了一些重大决策过程,因此这些篇章都源自国内外报刊或内部刊物发表的文章。也正因为这样的经历,才凝炼汇聚成就了这本智慧之书。

  其实,智慧是两个词。佛家认为,明白事相曰智,了解事理曰慧。《大乘义章九》也说,“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名别。”智者明白事物发生的过程和表象,而慧者更能理解事物发生的内在原因。大智者善于处理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而大慧者长于思考现实提出的理论问题。读《服务与参谋》,犹如和智者探讨时事,又如与慧者修炼内心。

  智慧之书,智在当下,直面问题,频出奇招,招招制胜。作为大智者,后强教授行走着思考。行走地震灾区,他提出了“灾后产业振兴:重在解决好六大关键要素”,“‘重建文化’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行走在边远农村,他看到了“新农村综合体:农民的幸福家园”,“产村相融的‘金茂探索’”,提出“四川现代农业的突破口:走以畜牧业为主的道路”,“加快‘镇级市’建设是大势所趋”,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致富能力”,“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大胆推进统筹城乡改革试验”;行走在民族地区,他想到了“关于把甘孜州海螺沟景区建成四川旅游经济开发试验区的建议”,“打造诗意泸沽湖,建设摩梭新家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完善民族区域政策”;行走在工厂车间,他认为“抗击金融危机,‘机动帆船’起航”,“成渝经济区:打造‘中国电子谷’”,“高地呼唤‘川商’辈出”;行走在街道社区,他指出要“筑牢食品药品‘’安全网”,“打一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人民战争”,“打造名城古镇应当坚持‘五要五不要’原则”……

  智慧之书,慧在长远,梳理规律,构建体系,直抵心灵。作为大慧者,后强教授思考着行走。他用椭圆作为认识社会现象及其本质的“第三只眼睛”,以结构主义逻辑建构着更高层次的社会学理论体系——“椭圆社会学”,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椭圆系统,具有多中心性、动态平衡性、差异协同性、多元包容性和渐进一致性,是一种以规则和规律为边界的共生社会、中和社会、和谐社会,规则和均衡就是椭圆的边界。

  “弘扬长征精神,建设文化强国”,他提出,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长征文化”,以“长征路线”申报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可以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在区域合作与发展方面,他提出了成都、重庆、昆明、西安联手合作的“西四角”发展战略,成渝经济区的“天杯模型”和川渝联手打造“中国产业盆地”的设想。对于四川跨越发展,他思索得更多,不仅揭示着深层次的战略和理论,如“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走出内陆盆地,迈向发展高地”,“我们为什么要推进‘两化’互动”,“四川盆地何以虹吸全球‘财富’”,“四川为什么能够‘加快发展’”,而且也总结出一系列的经验,如“抗灾胜利属于伟大的四川人民”,“‘映秀保卫战’书写科学抢险实践”,“用好抗震救灾理念,筑牢避险减灾防线”……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智与慧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我们阅读着,快乐着。不论是理论阐述、体系建构,还是经验总结、方法指导,都可看到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最为通俗的事例和事理,不仅入理,更为入情。比如《国有企业应该去养猪》,“猪肉是一种大众食品,人们几乎每天都在食用,所以大家对猪肉的关注度相对较高。正是因为猪肉具有涉及面宽、使用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所以就决定了猪肉价格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敏感性、大众性和时效性。”“生猪养殖户如何把握市场命脉?政府如何稳定猪价?我希望国有企业能有所担当,投身养猪事业和产业,举办大型养猪场和开办猪肉专卖店,为平抑猪肉涨价做出贡献。”本书最后章节,后强教授的随笔更是性情豪放,句句佳酿。“春节陪父母看大海”,“待老如小真孝道”,款款深情,溢于言表;“做有契约精神的社会人”,“永远铭记朱光亚院士的教诲”,“把心留在青联”,“三十年来书与路”,“井冈山,我的精神家园”,责任与担当,感恩与缅怀,纯粹而自然。

  快乐,在智与慧中绽放!读《服务与参谋》,乐在拥有阅读的冲动,乐在拥有读后的回味,乐在品味中可以通达“养心”之门。培根还有句名言,“读书足以照心,足以静心,足以养心。其照心也,最见于明览高人之时;其静心也,最见于尘嚣四起之中;其养心也,最见于利欲功名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