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06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黄河之水天上来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写在河套酒业成立六十周年

  连载 25

  

  汉明 著

  

  表弟工作不久,舅舅就去世了。表弟偷酒,怎么办?丢了工作,家里表弟要养着舅母真是困难,不辞退吧,厂长1号令就会变成空文,全厂偷酒成风的局面还会继续。张庆义原来还很轻松,听到是舅舅的孩子不自觉地皱了眉头,当时整个办公室空气都凝固了,但马上张庆义的表情又舒缓开来。通知厂办立即发文辞退,第二天就要在厂区把文件公开贴出来,一刻也不能缓,看到这个白纸黑字的文件,这可把表弟吓坏了,在工业并不发达的陕坝,要想再找个班上谈何容易。

  张庆义的几个舅母都来说情,拉着他的手向他求情,舅母们提到对姐姐的思念,对儿时张庆义这些外甥的照顾,张庆义本身就是一个心存仁厚的感恩之人,哪经得起这样话的回忆,张庆义眼泪围着眼圈,但是如果张庆义收回了文件那就不是张庆义了。张庆义最终没有改变这一决定。

  表弟被辞退后,后来跑到湖北的襄樊市打工去了,两年没见踪影,他妈妈急得头发都白了,为此张庆义心里也挺难过的。

  尽管开除了表弟,但在巨大的经济诱惑面前,厂里偷酒还是有着很强的惯性,以身试法者仍然络绎不绝。这天又发现了一个人偷酒者,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市委领导的亲戚,当时分管工业的副市长来说情,分管工业的副旗长来说情,说咱们搞工业上项目,事事得求领导,别让领导怪罪下来,工作就不好干了。张庆义思考再三,还是把此人辞退了。后来才得知,这位市委领导宽宏大量,对此事非常理解,工作上一如既往地支持河套酒业。

  还有一次,第二天厂里就要放假过年了,发现三个人偷酒,再一查居然人数上升了,有11个职工偷酒。有人求情,说全厂人辛苦了一年了。大过年了人人图个乐呵,张厂长高抬贵手,让他们过了年再处理吧,否则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这几家人咋过年呀。张庆义没有这样做,而是宁可推后放假时间,还是在春节前把这11个人辞退了。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河套酒业辞退几十人。辞退的人中,有市委领导的、旗里领导、厂里领导的各种亲戚。小小的镇子,本身进厂时与原来职工就是有关系的,当然辞退的也免不了是这些有关系的人。

  通过铁腕治偷酒,我们看到,张庆义的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如果因为张庆义仁厚,就以为他是“好好先生”,那就错了,他是仁而能强的人。我们看到张庆义接受了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的营养,但在处理偷酒这样的大是大非上绝不中庸,依法治厂,正是这些性情最终产生了河套酒业“追求完美”的企业理念。

  一个企业的发展,总会经历一些标志性事件,这些事件对企业理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治理偷酒,使河套酒业由一种乡土“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从治理偷酒事件,我们能看到壮士断腕的魄力对企业家是多么重要!从此正义、公平、守法,日渐成为河套酒业的核心价值观。

  河套酒业发展到今天,回过头来看,人们说,如果没有张庆义铁腕治理偷酒,就没有河套酒业的今天,小镇上的人们就会按照那种传统的方式散漫下去,不知道现代企业之风何时才能吹到黄河边的这片土地上来。

  

  半夜里跟踪张总的人

  河套人把调皮耍赖的人称为灰菜旗杆。也曾有人酒后进到张庆义的办公室砸坏他的茶几,也有人半路拿着砍刀大桥上截过他的路,他都依法治理、绝不手软。张庆义说对有些硬的人你得有硬的手段。当然对这些过去的事情,张庆义不会记在心里,他宽宏大量。有一位员工在厂子里打人闹事,被公安抓起来出来后,家里人说他在厂里没有面子了,要在家里请张总喝酒,张庆义就去了,与他碰了一杯酒,劝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果然这个员工后来在厂里兢兢业业,成了合格员工,日子也越过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