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05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科学发展牦牛产业 振兴高原生态经济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甘肃安多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王志荣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种文明的建设并列,以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期许,这无疑对安多藏区的生态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这个“期许”、“愿景”对于科学发展安多藏区牦牛产业和振兴高原生态经济,都是强大的推力。

  安多藏区介于青海、甘肃、四川与西藏之间,这里有澄澈湛蓝的高原湖泊,夏季更是有牛羊遍布鲜花灿烂的绿色草原。位于安多藏区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甘南州,地处长江、黄河上游,境内资源丰富,草原,森林与水力是支撑并发展当地经济的三大支柱性资源。然而,独特的地缘和资源状况,决定了甘南州担负着为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提供绿色生态屏障和发展区域经济的双重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提出道路决定命运,科学发展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甘南的科学发展之路就是振兴高原生态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实现总书记所讲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甘南、幸福甘南。

  在推进生态经济建设中,丰富的牦牛、藏羊草原畜牧资源禀赋的生态产业将成为甘南经济增长的亮点。

  

  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

  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甘南州是全国主要的主要牧区之一 ,拥有亚高山草甸草场408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70.28% ,大草原上一群群黑牦牛和白绵羊点缀在美丽的绿毯上。甘南州农业总产值的6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60%以上都来源于畜牧业。这意味着畜牧业的发展对甘南州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实是,虽然甘南有畜牧业资源优势,但目前食品深加工还没做好,牦牛、藏羊肉的附加值没上去。可喜的是,近年来甘南州、县各级政府抓住国务院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把甘肃省整体列为全国唯一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机遇调整发展思路,正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立足资源优势,扶持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不是建立在对生态资源掠夺性经营的基础上,如果造成甘南生态系统日益退化,破坏了长江、黄河源头的“绿色生态屏障”,甘南可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 更谈不上长江、黄河流域乃至全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无疑,甘南的生态经济建设是关系全国大局势的发展。安多投资集团公司前几年无论是对水泥生产线的改造升级,还是发展循环经济,都顺应了这个发展需要。

  安多投资是以水泥、水电、畜牧为主业的集团化企业,坚持“要今天,更要明天”的发展思路,在因地制宜的发展中实现“行善干好”。6年前公司为了实现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更好地把握支持大局势发展的机遇,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立足甘南的软黄金之谓的畜牧业草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把做大做强畜牧产业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优势产业,在省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积极融资建设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成为甘南州唯一一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被评为甘肃省8家“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单位”之一。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来说,首要责任是不断促进企业发展,更大的责任是科学规划塑造企业的未来,拉动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造福一方百姓。安多公司和甘南州要实现自身的跨越,都需要通过资源搭配互补、循环发展形式走上产业互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牦牛产业争取更多话语权

  

  2012年5月、11月,甘南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区畜牧产业园和临夏安多清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熟肉制品生产线,两个总投资近3亿元的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这两个新建项目预计将在2013年年中相继投产。安多畜牧产业园“十二五”期间计划总投资6亿元,集“生态畜牧产业链、观光休闲、旅游接待、技术培训”为一体,重点建设万吨级牦牛、藏羊肉精深加工基地、牛羊血液副产品深加工基地、饲草料加工基地、暖棚养殖基地、旅游工艺品加工基地、活畜交易市场、畜产品展销与科技中心、旅游接待中心等9个重点项目,目标是整合草原经济建设成甘、青、川藏地区最大的高原特色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2012年9月17日,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率全省新建项目现场观摩团到夏河安多循环经济区畜牧产业园进行观摩考察时强调,要依托资源优势,以生态保护为基础,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富民产业;以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等特色产业为着力点,减轻草原压力,合理定位载畜,该出击的就出击,该屠宰的就屠宰,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在高水平规划下指导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

  在致力于安多畜牧产业园循环经济建设路途中,安多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甘南农牧现代化的打造,打造一个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为整体的产品延长产业链,实现以效益为中心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的三个转变。这是安多公司和甘南新一轮追求发展、亦尊重自然,利用环境,也善待环境的生态文明追求。

  安多牧场的牦牛、藏羊是草原经济亟待开发的“软黄金”。 牦牛、藏羊生长在纯天然、无污染、绿色环保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下,出栏周期长,每生长一斤肉时是饲养牛羊肉的20倍以上,并且肉质中含有的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营养成分远远超过了其他牛羊肉。为了改变农牧民“守着金山过穷日子”的窘迫境况,整合草原经济做出特色,提升民族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高原生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使安多牦牛、藏羊实现价值和超越价值,才能切实培育经济增长点,为加快安多藏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安多集团在与国内30余家科研单位建立院企合作的基础上,又分别与中科院兰州分院、甘肃民族师院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和《产学研合作协议》,科学技术支撑是品质和品牌的保证。安多集团在“特”字上“下功夫,找真金”,向全国以及世界推广绿色、健康的“安多牧场”系列原生态肉食产品,传播“健康源于自然”的健康饮食理念。

  同时,安多集团积极倡导构建牦牛产业联盟,发挥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优势,深挖牦牛、藏羊高营养、高品质、独特性、稀有性的特点,让社会认知安多牦牛、藏羊对人类健康带来的贡献。安多集团已经与甘肃、青海、四川等省多家食品企业就建立甘青川藏牦牛产业联盟和整合资源达成共识,并希望在此基础上组建成立中国牦牛产业协会,在全国范围面向科研、养殖、加工等企事业单位发展会员,召开牦牛产业峰会,扩大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为牦牛产业争取更多话语权,提升牦牛肉在国内外高端牛肉市场中占有率。

  企业的重要作用是经济带动功能,是对社会的服务功能;同时,企业也都希望得到政府肯定其推动经济增长的价值作用。建议政府对有发展潜力的牦牛深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扶持,聚焦优势产品,推动行业整合,形成体制内外的良性互动,共同促进甘青川牦牛产业成为一个大产业。

  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责任的竞争,搞食品为健康负责,用良心做有机绿色肉品,真做牦牛,做真牦牛是安多商道。安多集团将致力于实现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为“美丽中国”和“幸福甘南”积极践行“企业公民”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