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一份名为《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中文版报告,报告揭示,全球10大空气污染城市分别是:太原、米兰、北京、乌鲁木齐、墨西哥城、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德黑兰。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中国命中7个。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报告指出在中国面临的所有污染问题中,空气污染的危害最大,因为它通过较差的市内或环境空气质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PM2.5致命杀手
大气污染主要由人为因素造成,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大气污染物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质量状况与空气污染的程度。API分为五级,一级最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其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是PM2.5、PM1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PM10是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PM10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
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PM2.5污染分别造成早死人数为2349、2980、1715、726人,共计7770人,分别占当年死亡总人数的比例为1.9%、1.6%、2.2%、1.5%,经济损失分别为18.6、23.7、13.6、5.8亿元,共计61.7亿元。2010年北京、上海因PM2.5污染致死已经接近同期交通意外死亡人数的三倍。
资源优势变环境劣势
在全球污染最严重的七大城市中,绝大多数城市,如太原、乌鲁木齐、兰州、重庆等有煤炭、石油、矿产等资源优势,以这些资源优势形成的能源、冶金、化工等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注重环保效益,空气污染严重,环境治理的难度加大,不仅居民的健康、生命遭受重大威胁,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和国际形象。这些城市最需依靠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避免过度依赖高污染的传统行业拉动GDP,开发新能源、新技术,提高现代服务业占产业结构的比例。而北京、济南、石家庄资源优势不是特别突出,其大气污染主要来自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
全球十大污染城市之首的太原处在以盛产煤而有“煤海”之称的山西中部,地质上称太原的煤藏为“太原系煤”,储量居全省第七位。太原以能源、冶金、机械、化工为支柱行业。太原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2011年太原市GDP增速分别为2.6%、11.0%、9.9%。2011年GDP为2080.12亿元。其中煤炭、钢铁、炼焦、化工、电力等五个传统行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5.2%,增长8.4%。传统产业比重大、速度慢、贡献小(比重为65.2%,增速为8.4%,贡献率为37.0%)。太原市环保局数据显示,2009-2011年,太原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分别为296天、304天、308天。太原市空气污染是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要污染物的煤烟型污染。6大传统行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与燃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乌鲁木齐市北有准东油田,西有克拉玛依油田,南有塔里木油田,东有吐哈油田,且地处准噶尔储煤带的中部,市辖区内煤炭储量就达100亿吨以上,被称为“油海上的煤船”。此外还蕴藏丰富的各种有色、稀有的矿产资源。2009-2011年乌鲁木齐市GDP增速分别为9.0%、12.2%、17.1%。2011年全年实现GDP1700亿元。2009-2011年,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分别为262天、266天、276天。2011年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治理投入27.76亿元,实施了21个重点治理改造项目。大气污染治理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63%。
兰州是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市和西部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四大行业等主体,是我国主要的重化工,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之一。2009-2011年,兰州市GDP增速分别为10.8%、12.8%、15%。2011年兰州市实现生产总值1360.03亿元。2009-2011年,兰州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分别为236天、223天、242天。2011年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增加到1亿元,大气污染治理投入占GDP的比重为0.074%。兰州的大气污染程度较严重,而大气污染治理投入金额如此拮据,难道兰州的环保健康意识真的如此落后?还是兰州人是铜墙铁壁、刀枪不入、百毒不侵?
重庆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建筑建材、食品、旅游是其五大支柱产业。2009-2011年,重庆市GDP增速分别为14.9%、17.1%、16.4%。2011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首破万亿大关,达到10011.13亿元。2009-2011年,重庆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分别为303天、311天、324天。2011年重庆环保投入275亿元,其中,污水、垃圾、园林绿化、燃气工程等环境基础设施投入236.3亿元。
GDP背后的环境尴尬
政府掌管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命脉,本应具有长远的眼光,而在城市规划、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行政法律和法规的顶层设计方面缺乏长远眼光,导致许多污染问题层出不穷。虽说,近年来政府呼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也采取了一些环保措施,如绿色税改等,但是环境压力,民众健康问题愈演愈烈,导致民众对政府的形象大打折扣。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说过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同时最近,中央也一直强调政府官员要讲实话、办实事。中国面临一系列的经济、政治、社会矛盾日益加剧,解决矛盾的最大方式是改革,改革不是口号,而是需要政府官员通过办实事产生实实在在的实效,而这些实效是人民群众能亲身感受到的好的变化。
环境污染
造成的经济损失
中国的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高达3.8%。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2011年GDP为47万亿元。按GDP的1.2%来算,中国空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有5640亿元。按3.8%的比例来算,则2011年中国因环境污染所致的经济损失则高达2万亿元。
目前,以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为代表的技术组已经完成了2004年到2010年期间共7年的全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报告显示7年间的环境退化成本从5118.2亿元提高到11032.8亿元,增长了115%;虚拟治理成本(指目前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要的支出)从2874.4亿元提高到5589.3亿元,增长了94.5%。2010年,全国生态环境退化成本达到15389.5亿元,占GDP的比例为3.5%左右。
根据北京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交通拥堵亦带来了一系列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这影响包括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和交通噪声等。每年,仅北京这一个城市,就由于拥堵每日会多排放二氧化碳1.67万吨,氮氧化物、颗粒物和二氧化硫9.5吨,所造成的额外生态环境污染损失就为45.2亿元。
追求经济的发展,造成环境污染,为改变这种现状又投入相当大的一部分资金来挽回,且得到的财富与投入损失未必呈乐观的趋势。这是现如今普遍的恶性循环发展模式,是否值得推崇,众说纷纭。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经济GDP的增长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来获得的。不顾生态环境污染而获得的经济高速发展,这样换来的损失太巨大,这个代价也太沉重了。
精神损失亦不可忽视
谈及环境污染这个问题,有数不清的话题。尤其是近些时日,各大城市出现的雾霾天气,让人们更加关注环境这个问题。出门戴口罩,或是不愿出门的心理滋生,给社会给人群带来了不小的恐惧心理。
据原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2004年我国平均每1万个城市居民中有6个人因空气污染死亡、10人因大气污染引发呼吸或脑血管系统疾病住院,新增4.3人在其未来生活中忍受着慢性支气管炎病痛的折磨。这样的结果,不仅仅是造成了医疗支出的增加,更加大了人们的心理负担,压力、恐慌、不安的情绪蔓延。
在近日的微博上,有人高呼着:在中国几乎所有连呼吸都会痛的大中城市,生存该如何安放?为何会有如此痛心的言论,原因是在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PM2.5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报告中显示,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PM2.5污染共造成7770人死亡,经济损失更是不容乐观。如若不改善环境,改变发展观念,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死亡人数还将会继续上升。
吐槽还是行动
“此次全国雾霾天气是对于一段时期以来地方政府部门片面追求GDP,疏于对环境进行监测和治理的警示。”上海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彭理正这样说到。而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说:“大气污染涉及到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方面面,短期内针对“重污染”天气而采取临时性应急措施无济于事。”
面对雾霾和PM2.5,目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健全监测机制,在积累足够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治理方案。因为尽管国家已前期投入4000万元,从美国购置相关仪器,用于各城市PM2.5监测点的建设。“十二五”期间有关PM2.5监测的总投入也将超过20亿元。但据知情人士称,已引进的美国设备,由于缺少关键性的配套装置,检测出来的数据其实并不真实。
治理PM2.5超标,应尽快在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采取措施。
治理PM2.5需要区域性联防联控,比如,北京已经没有制造业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雾霾天气?北京已经把制造业整体搬迁,但却迁到了唐山和北京周边的城市,这些城市排放的颗粒物,依然会影响到北京。所以区域性大气污染重、雾霾天气明显,任何一个城市都难以独善其身,而这也给PM2.5治理带来了很多困难。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表示“只治理PM2.5,是治标不治本。”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原巡视员李新民则建议,尽快在顶层设计层面提出大气污染“治本之策”。
治理雾霾西方国家各有高招,中国可以从各个国家借鉴经验,美国重点限制机动车及电厂排污,欧洲对排污严重汽车征税,日本中央地方携手治理。
重庆在中国有“雾都”之称且以化工业为主,犹如伦敦,重庆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952年12月4日英国曾出现持续5天的“大雾霾”天气,浓雾整整五天不散,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大雾之后几个月,又有8000多人死于非命。这是20世纪全球最严重的环境公害事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英国进入工业高速发展期后伦敦地区的工厂大量使用煤炭,排放的大量废气形成极浓的灰黄色烟雾。
伦敦的治污利器:一、立法提高监测标准,改善空气质量;二、科学规划公共交通,减少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三、控制汽车尾气、减少污染物排放;四、科学地建设城市绿化带。1956年,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出炉。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法律还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倡导做责任企业家
数名亿万富豪骑车赴会
记者 贺丰波 武汉报道
1月12日清晨9时许,在浓雾笼罩的武汉东湖宾馆南山乙所,迎来了一群特殊的群体——数十名身价亿万的武汉富豪骑着公用自行车抵达该宾馆参加在此举办的天门武汉商会成立大会。
骑车赴会的武汉森达鑫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尧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策划者之一,他告诉记者,武汉正在打造“两型社会”,骑车赴会,一方面是我们天门籍民营企业家身体力行,践行“十八大”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助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为绿色产业低碳事业作出贡献;另一方面,这也会对推动武汉市民绿色出行形成较好的示范作用。
骑车赴会的武汉鑫飞达集团董事长刘纯启是一位61岁的老者,也是致力于绿色出行的倡导和实践者。在本次天门武汉商会成立大会上,他当选为首任会长。
天门人有着创业经商、闯荡世界的优良传统,天门享有湖北侨乡的美誉。目前,在公益公共事业、文化、地产、高新科技、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电子电器、建材生产、商贸物流、融资担保、餐饮酒店等数十个行业中活跃着逾万天门籍企业家的身影。在12日,商会成立大会现场,记者看到150多人的会议大厅坐满了来自上述的武汉各行各业的天门籍代表。
刘纯启在会上表示,发起成立天门武汉商会,就是要把众多天门籍商界精英联合起来,整合大家的聪明才智和经济实力,搭建一个“造福社会、共谋发展、回报家乡“的发展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实现“社会责任、荣辱与共的荣誉、多方共赢的三大共同体”。
“此前经历了一年多的充分酝酿和紧张筹备”,作为天门武汉商会新当选的常务副会长的王静雯女士,是武汉欣悦妇科医院的董事长,她感叹,“天门武汉商会今天在这里宣告成立,将彻底改变之前我们在武汉单兵作战的弱势状况,将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为我们立足武汉,报效家乡,参与和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构建了宽阔通达的绿色通道。”
天门市委副书记、天门市市长柯俊代表天门市委市政府也参与了此次商会的成立大会,并在会上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天门武汉商会的成立是商界、企业届的一件大喜事,这是武汉与天门经贸交流合作不断加深的必然选择,将为促进两市企业质检再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的合作共赢注入新动力,并希望天门在汉商人再接再厉,为天门和武汉两个故乡的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