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19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企业家最大的风险是境外钓鱼式投资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上不该退缩

  浙江商人傅建中在俄罗斯2.5亿元的投资打了水漂。

  从《21世纪报道》披露的情况来看,这是一起钓鱼式的吸引投资行为。中方以股权投资获得林场,建立起办公楼、职工宿舍楼、储木场、造材生产线等基础设施,而后以假冒的护照签证嫁祸于公司、封货物,查账目,致使林场不能正常运行和按时缴纳税费,再以欠税费为由解除森林租赁合同,收走木兴公司最核心的森林资产,人为造成 “资不抵债”,逼迫木兴公司破产拍卖。

  这种掠夺财富行为中国企业家并不陌生,以莫名其妙的指控剥夺所有的财产,而更高一级的政府与法院作壁上观,没有确切的结论,使破产的企业家投诉无门。从公司资产被查封至今的整个过程中,俄方除了在2007年10月31日由哈巴边区仲裁法院裁定对木兴公司启动资产调查外,一直没有开庭就木兴公司被指控的盗伐盗采、欠缴税费等各项罪名进行审理、调查和判决,也没有就中方提出的质证和申诉启动任何司法程序。

  中国企业家到俄罗斯办厂蔚然成风,有篇充满激情的文章标题就是《走,到俄罗斯办厂去——中国企业家涌向俄国远东》。参考傅建中的经历,他们应该了解到俄罗斯办厂的真正风险何在。据一位在哈巴罗夫斯克的资深中方驻外人士表示,俄罗斯投资风险一直较高,官员腐败盛行,中央法律法规难以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加上贸易保护主义,境内外投资者的正常经营遭受侵害甚至破坏的事件时有发生。之前就有过壳牌在远东萨哈林岛投资石油项目,因油价上涨油田被以各种借口强行收回的事件。

  当初,阿根廷油气资源私有化之时,并没有人拿枪强迫阿政府私有化,完全是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情况做出的选择。政府的选择可能错误,但坏的政府在于,把错误的决策成本全部转嫁到企业头上,面临不可测风险的企业必然成为攫取短期利益的投机者,今后的生存状况更加恶劣。只有一种情况比政府出尔反尔更糟糕,那就是政府官员成为腐败权贵,可以败坏任何规则。通常来说,不确定的不公平的制度,必然伴生腐败的权贵阶层,两者合力扼杀市场经济。

  企业家有必要了解投资国的情况,合法经营得到本国的支持,同时也应该反省,以协会的形式自律。笔者到中俄边境了解到的情况是,俄罗斯并不希望远东成为中国移民的天下,定期找理由驱逐移民;与此同时,俄罗斯商人与消费者不无抱怨,他们对中国商人在上世纪80年代输送过去的劣质产品记忆犹新,从心理上给中国商人打上了不良投机者的烙印。

  中国商人有必要受到严厉的约束,以避免劣质产品通行让中国商贸处处遇到封堵;另一方面,对于不公平的制度性风险,必须进行反击,向国际仲裁中心提出申诉,否则中国商人将成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制度性腐败的最大受害者。

  商人当然不是公益战士,但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上不该退缩,他们得显示,自己不是软柿子,制度庇护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恩赐。(摘自 《南方人物周刊》文/叶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