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15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李国庆:做百货是终极理想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比起当当卖书的知名度,当当卖百货的旗号显然不够响亮,为此李国庆不惜赤膊上阵,亲自造噱头。

  为了卖百货,硬汉李国庆甚至“从了”天猫。

  ■ 李妍

  

  在商业圈,比李国庆高调的,不多;比他能折腾的,也不多。

  2012年国庆节,为配合当当在黄金周期间推出的“服装节”,从西服到皮衣,再到貂皮大衣,李国庆当了一把代言人。

  代言虽是玩票,也不尽然。

  

  向百货化方向拓展

  

  从2007年起,自称“美国中产阶级价值观”的李国庆就希望把当当向百货化方向拓展,还为此确立了“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与国美电器、QQ网购、优购等电商网站达成战略合作。

  比起当当卖书的知名度,当当卖百货的旗号显然不够响亮,为此他不惜赤膊上阵,亲自造噱头。

  为了卖百货,硬汉李国庆甚至“从了”天猫。2012年10月,当当将80万种图书品类和30多万种百货品类入驻天猫,这一行为被业内评价为“当当自降身价换流量”。李国庆倒是很想得开:“我们这次入驻的主要是百货,在这方面,我确实需要天猫的帮助。”

  通过天猫,当当百货拥有了更多销路。同时,货到付款、次日到达、当面退换货等特殊服务也在天猫上得到了支持,弥补了当当物流不畅的短板。

  做百货是李国庆的终极理想,不可动摇。

  

  口无遮拦的圣斗士

  

  说他爱挑衅,李国庆还越发来劲儿。

  如果要出一本关于电商价格战的书,扉页上一定少不了李国庆的那句名言——“对一切价格战的竞争者,我都会采取报复性还击。”

  京东商城创始人兼CEO刘强东肯定挺郁闷,遇上这么个“混不吝”的对手,动不动就公开招呼“刘强东那孙子”、“傻大黑粗”、“不懂事”。

  2012年11月13日,京东商城完成第五轮融资,4亿美元,终于暂时缓解了之前“8·15”电商大战后的影响,为新一轮大战补足了元气。可这一切抵不住“大嘴巴”李国庆唱衰:“这轮融资中存在对赌协议,这笔钱最多只能烧到2013年6月底。”

  作为电商价格战的开山鼻祖,李国庆乐此不疲。他喜欢宣战,总是,磨刀霍霍,将对手杀个血流成河。

  2012年8月,刘强东点燃了一场“电商史上最惨烈价格战”的导火索,此后5天,参战各方不断被爆出战前涨价、网页间歇性“休克”、价格低却缺货等电商惯用的促销手法。

  针对价格“假摔”,李国庆毫不客气。“京东和苏宁易购显然是‘假打’,是个噱头,目的是吸引投资人眼光。”他提倡“合理的价格战”,并向政府“投诉”:“政府该出手了,应该去反不正当竞争了。”

  心知肚明者甚多,偏偏李国庆就要说出来,得罪同行无数。

  有人说他搅浑了池水,李国庆承认,价格战是低级的竞争。“促销就是硬碰硬,玩不起就别掺和。”但他也强调,价格战在电商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千万别在价格战上打马虎眼。”

  他天生就是斗士,把竞争视为企业家最快乐的事。“在竞争中可以显示自己的价值,特别是以一打十的时候。”

  

  清醒的保守派

  

  在2012年12月的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线上大佬”马云和“线下大佬”王健林打了个赌——在2022年,如果电商市场份额占到50%,王健林给马云1亿,否则马云给王健林1亿。

  这次,李国庆又没忍住:“未来3年,电商只会占据零售市场10%的份额,并就此打住。”

  与群情激昂的电商大佬们相比,李国庆保守得让人扫兴:“网购族的增速会大幅放缓,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了。”

  他并不觉得自己是不合群,他觉得自己只是说了些不太中听的实话而已。“电商是为了瞎忽悠,为了找投资。”李国庆很清楚自己的位置,“电商就是线下零售的补充,非要把自己办成主流是不行的,我不认为电商会取代线下。”

  2012年,电商行业风起云涌,数不清的价格战,融不完的资,停不下来的兼并收购……苏宁、国美、万达,谁都想来插上一脚。

  面对大财团的砸钱,不少电商同行或是因为诱惑,或是因为压力,纷纷被并购,或被一步步控股。

  李国庆很淡定,他崇尚小富即安,不收购别人,亦不被别人收购。

  春运将至,为了化解物流顽疾,电商大佬忙着建立仓储中心,组建自己的快递团队,李国庆却坚持不越雷池一步。“我们自己会仓储、打包、发货,但同城快递我们坚决不碰。”

  有所为,有所不为,书生李国庆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