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12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2012:西方不亮东方亮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世界经济复苏步履蹒跚 中国经济转型稳健前行

  本文全面分析了2012年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形势,包括主要表现、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等,认为欧债危机还在发酵,美国经济复苏蹒跚,日本经济仍然萎靡不振,发展中国家经济普遍放缓,世界经济下行的风险在加剧;而中国经济的宏观基本层面依然良好,可望增长7.8%左右。文中具体分析了中国经济面临的七个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

  研究员 谢明干

  

  一、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2008年全面爆发的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已持续4年多之久,世界经济陷入了二战以来最严重、时间最长的衰退周期。迄今L型的世界经济走势还在延续,加上石油价格暴涨以及战乱、气候异常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导致的新一轮全球性的粮食危机,使世界经济雪上加霜,经济复苏举步艰难,经济增速不断下跌。现在,各权威经济组织都看衰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并且对经济连续下行的风险加剧深表忧虑。最近的预计是,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大幅下降到2.1%,今后两年可能稍稍回升到2.4%和3.2%,都比原先的预计下降不少。联合国2012年12月18日发布的报告还警告说,今后两年全球经济将面临重陷衰退的风险。总的来看,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欧洲仍然处于危机的“震中”,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蔓延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受伤害最大、恢复最慢的,并不是美国,而是欧洲。欧洲经济目前正面临最严重的困境。预计欧元区经济2012、2013年都将陷入衰退。目前欧洲的核心国,由于出口下滑、内需不足,经济增长的势头已明显减弱,甚至有逼近衰退悬崖的迹象。据2012年12月中旬的资料,德国因制造业订单、工业生产、外贸进出口额均下滑,GDP增幅逐季下降,一、二、三季度分别为0.5%、0.3%、0.2%,第四季度经济景气指数有所好转,预计全年经济增长0.8%,2013年下降到0.6%;法国从2011年开始,经济就连续9个月零增长,预计2012 、2013年分别增长0.2%和0.3%;英国经济一直萎靡不振,预计2012年全年仅增长0.2%。其他外围国家的情况就更糟糕了,从第二季度以来受到的金融市场与主权债务的压力都在上升,致使资本外流、借贷成本飚升、政府债务大大突破国际公认的危险线、主权债务压力与银行系统之间恶性循环等。有的国家已陷入负增长泥潭不能自拔,到2012年9月份已有6个国家向欧盟申请援助。预计2012、2013年希腊负增长6.3%和4.5%,西班牙负增长1.3%和1.4%,葡萄牙负增长3.1%和1.8%,爱尔兰负增长0.5%和1.3%,意大利这两年也都是负增长,连一向稳健增长的芬兰2012年第二季度亦负增长1%,丹麦2012年第三季度只增长0.1%。总之,普遍认为,2012年欧洲经济正在“二次探底”的边缘上挣扎,全年恐难逃经济衰退之厄运,欧盟统计局的预期是将萎缩0.3%。

  除财政陷于困境外,欧洲经济衰退另一突出表现是失业率畸高。截至2012年9月,欧盟27国失业人数高达2575万,比8月份增加16.9万,失业率为10.6%;欧元区失业人数1849万,比8月份增加14.6万,失业率亦高达11.2%,创下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债务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那些因此而实施紧缩财政政策的成员国失业状况最为严重,如希腊和西班牙的失业率分别为21%和23.6%,其中青年失业率为50.4%和50.5%,这表明两国都有一半以上的年青人没有工作。德、法、英等大国亦深陷失业率居高不下之困,如法国,其本土登记失业人数连续17个月上升,2012年9月份达305.8万人。各国为走出金融危机之阴影一般都紧缩财政,而这就会导致制造业、建筑业进一步萎缩,失业率进一步上升;失业率上升,又使人们的收入和消费信心进一步下降,经济就更加低迷。看来,大力发展实业经济,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适度削减政府开支和过高的福利,才是摆脱这种困境,增强人们信心,激化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复苏的关键。

  欧盟、欧元区特别是以德国、法国为主体的欧洲核心国,对“受灾国”的救助,可说是不遗余力,各“受灾国”政府也竭尽全力积极“救灾”。如奥地利,在外力的帮助下,采取了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财政紧缩政策和经济政策,着重救助了三家境内银行,确保银行业在债务危机中平稳发展,又在科技研发方面加大投入(2012年占GDP2.8%),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以提升经济整体的竞争力,从而使经济形势明显好于欧洲平均水平,失业率、通胀率都比较低,全年经济可望实现正增长(约增长0.6%),2013年将恢复到1.3%~1.7%。在欧元区内,现在已经开始实行欧洲央行的直接货币交换和启动欧洲救助机制——欧洲稳定机制,2012年12月中旬欧盟领导人又就欧元区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以及最终建立银行业联盟达成协议,这对“受灾国”摆脱困境是有力的支持,也将打破银行业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之间的恶性循环。欧洲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是“重灾国”之一,7月份,欧元区财长会议决定向西班牙金融部门提供第一批300亿欧元救助贷款,贷款利率为3%~4%,贷款由“欧洲稳定机制”直接提供,以帮助西班牙银行渡过难关。同时,要求西班牙成立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吸收来自问题银行的不良资产,使其得以资本重组或结构重组。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欧洲央行和欧盟的帮助与监督下,西班牙政府认真进行了一系列金融整顿与改革。到11月份,IMF肯定它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也指出它仍然面临严峻挑战。相比而言,“重灾国”希腊的“救灾”工作就不大顺利了。危机以来上述三大机构同意向希腊提供两轮共2400亿欧元的救助款及一次债务减记,同时要求希腊实施一系列紧缩与改革措施。为此每一笔救助款的到账都要经过艰苦的谈判。最近为了尽快取得315亿欧元“救命钱”,希腊政府就同三大机构多次讨价还价。三大机构曾要求希腊年底前裁减公务员1.5万人,退休年龄提高两年,实行6天工作周,将私有部门的解聘金减少三成至五成,放开所有被禁职业等。但希腊国内反紧缩罢工浪潮不断,部分参政党派议员也明确表示反对,以致谈判旷日持久,直到2012年11月初才通过议会表决(赞成者仅过半数)达成协议,至于能否执行落实尚是很大疑问。

  由此可见,由于欧元区先天不足(货币统一但各自为财),内部决策机制又有局限性,加上受各国政治、民意等国内因素的影响,尽管欧洲已初步建立了一个救助机制,但它能否有效运作 ,难度不小。运作得好,欧洲经济复苏就有可能加快;如果受援国内部纷争不一,不能团结一致共度时艰、锐意改革,那么经济复苏就很困难了。舆论一致认为,欧元区的财政状况和银行业危机目前依然是全球经济的最大威胁。比较乐观的看法是,欧洲经济复苏至少还需要一年时间。欧盟2012年11月7日发布报告称,从短期来看,经济前景依然脆弱,但将于2013年开始逐步重回增长,欧盟和欧元区可望将分别增长0.4%和0.1%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