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版 企业家报告

2013年01月0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蒋红星文商的酒业担当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张同/文

  对于蒋红星,人们也许只知道他是湖北枝江酒业的董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白酒专家,或者知道更多一点的,他是湖北省第十届政协常委、全国劳动模范、省工商联副主席。而鲜有人知道,他是一个体制外的文化人,是一个有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担当的企业家。

  以笔担道义

  力斥跟风拉郎配

  在枝江酒业人的记忆里,1997年是一个不可忘记的年份。这一年,随着全国深化企业改革的浪潮席卷而来,宜昌也确定了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国有大型企业,组建十大企业集团的改革方案。在白酒行业,则决定以某酒厂为龙头,联合枝江酒厂、当阳酒厂、宜都酒厂等厂家,组成一家酒业集团,来个“九九归一”,即把九个县市的酒厂统一起来,组建“联合舰队”。枝江市领导迫于行政压力,但内心深处要具有百年历史的枝江酒厂合并给一家乡镇企业,又心不甘,情不愿。在这种背景下,枝江酒厂险些被一家乡镇企业兼并。

  时任枝江酒厂副厂长的蒋红星奋笔疾书,一篇凝聚着枝江市父老乡亲的热望,倾泻着枝江酿酒人的情感和智慧的《备忘录》,给了当时相关改革者一分清醒和思考。他在力陈枝江酒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后一针见血地指出: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几乎各个行业任何产品所面对的都是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白酒行业更是如此,“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市场竞争热闹和残酷程度堪称绝无仅有,但这种竞争终将由无序走向有序,竞争的最后结果肯定是市场份额越来越集中的归集到数家实力特别雄厚的“巨人”名下。

  从长远看,中小白酒企业偏安于市场一隅的日子不会太长。因此,组建宜昌的酒业集团,实现参与更大规模的市场竞争,取得更大市场份额的长远的战略性目标,无疑是非常明智而正确的。但这个集团绝不能只是形式或财务账目上的,更不能只是某种文件和协议上的文字游戏。它应该是一个一体化的工业企业。

  他在文中直陈其弊:靠行政干预组合酒业集团的行为已使枝江酒厂的企业形象和产品信誉受到了严重损害,使已初见成效的枝江酒品的营销计划受到损害,有可能断送枝江酒厂几代人为之奋斗、凝聚着枝江数十万人民心血和希望的“枝江”这一品牌。也正是这篇震撼人心的《备忘录》,让枝江酒厂在逆境中奋起。

  甘愿当人梯

  科教兴国为己任

  甘当人梯扶英才上进,愿为路石望国家腾飞。这幅楹联用在蒋红星身上,较为贴切。作为一个企业家,他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履行社会职责。唯对于贫困学子,他有一种很深的情结。2001年,枝江酒业与楚天都市报共同发起“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捐赠30万元,开启了媒体与企业携手资助贫困生的新篇章,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2003年春,枝江酒业又斥资200万元资助20名品学兼优的宜昌籍贫困学子出国留学,为宜昌发展打造国际化人才。2007年,枝江酒业再次捐赠100万元,在宜昌启动“五星枝江百万爱心助学”活动,让千余贫困学子圆了求学梦。在这千余名贫困学子中,有一个特殊的小女孩不得不提。

  她叫李春娥,身高仅1.1米,是个袖珍女孩,2007年从枝江一中高中毕业,以651分的好成绩被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录取。家在枝江农村的李春娥心里虽然为考取大学高兴,却为家境贫困上不起大学而犯愁。蒋红星从网上知道这一消息,他个人主动承担了李春娥四年的学费。这一年,李春娥除了得到蒋红星个人的资助外,还享受到枝江酒业提供的“五星枝江百万爱心助学”活动资金4000元。

  如今,李春娥已经顺利地读完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保送为硕博连读。她说,正是蒋红星叔叔的资助和影响,她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在大学期间,两次得到国家奖学金,她还表示,等自己学业有成,也会像蒋红星叔叔那样用才智报效社会。

  2007年8月,枝江酒业又积极支持省工商联“温暖工程”捐款45万元,惠及11万农民和1万多名村医。短短几年时间,枝江酒业累计出资近2000万元,资助了15000多名面临辍学的贫困学子,被媒体称为“了不起的爱心工程”。

  在“五星枝江百万爱心助学”活动捐赠仪式上,宜昌市慈善协会副会长张兵感动得饱含热泪,他拉着董事长蒋红星的手说:“我替那些受到资助的贫困生谢谢你!谢谢枝江酒业的全体员工!”2009年初,枝江酒业捐款20万元为青海省同仁县援建学校;2009年10月,蒋红星拿出1000万元,设立“职工福利基金”,专门用于困难职工救助、职工子女就学和职工大病救助。近三年时间,枝江酒业的职工子女在上大学期间的学费,都是从这笔福利基金中支付的。

  我们盼望公平的生存环境,而最大的公平在于教育的公平。现在提倡文化强国的概念,没有教育的公平,没有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何谈文化强国。蒋红星这种倾力于贫困学生的资助行动,是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自觉担当,也体现了一个有爱心的企业家高尚的情怀。

  在枝江酒业内部,技术人才都是蒋红星的宝贝。目前,枝江酒业已经有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白酒专家,2名中国酿酒大师,11名国家级评酒委员,技术专家成群,在全国白酒业罕见。而且,在枝江酒业,让技术专家成千万富翁已成事实。即使是普通的技术员工,工资水平也比后勤员工高,他始终认为百年品牌的核心是技术,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技术创新。这与他以科教兴国为己任的担当合辙。

  心有一丝结

  且把委曲当修炼

  1984年,枝江小曲获得部优奖,真正确立了枝江小曲在全国的地位。在申报枝江小曲为轻工部优质产品的工作中,蒋红星协助申报组组长张志雄,漂亮地完成了文字材料的起草工作,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了枝江小曲的卓尔不群。

  1988年,蒋红星已经成为湖北微生物学会会员。在理论和实践中,他发现国家轻工部组织评选优质酒时,把固体发酵酒和半固体发酵酒作为一个类型,结果前者很是吃亏。要争取固体发酵酒作专门类型进行评选,枝江小曲才能得到应有的地位。

  为此,就得从理论上把它同半固体发酵的小曲米酒区别开来,而要在理论上站住脚,又必须拿出实证依据。鉴于当时枝江酒厂还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他与同事时卫平筛选出一百多个枝江小曲样品,送给江苏省日化研究所。该所高级工程师金佩璋分析提供的数据证明,枝江小曲与小曲米酒在生产工艺及微量成份的组成上是有较大区别的。

  在时任中国食品协会白酒分会专家组副组长、江苏省食品发酵研究所所长沈怡方先生的指导下,蒋红星完成了一篇题为《固态法小曲白酒与半固态法米香型白酒的风格差异》的论文,文章结论说:

  白酒的风格是其香味物质总体构成在人的感官上的综合体现。小曲米酒的主体香味成份是β—苯乙醇、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β—苯乙醇赋予成品酒近似玫瑰的幽香芳香即蜜香,这是半固态法小曲米酒所独具的特征;而枝江小曲即全固态法小曲酒以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及较高含量的醇、醛等物质为主体香成份,其感官特征是:醇香清雅、圆润爽口、甜绵醇和、尾味怡畅。

  据此,我们认为枝江小曲酒(全固态法小曲酒)虽与小曲米酒一样具有香气淡雅、甜绵爽口、干净怡畅的特点,但因其生产工艺、香味成份及感官特征均存在较大差别,而不应挂靠米香型类,更不能套用部颁标准GB942—84(《米香型白酒及其试验方法》),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尽快颁布实行固态法小曲酒的各级标准,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行业质量评比等活动。这无疑将对各小曲生产厂家的技术改造、产品创优、升级等活动具有重大的促进意义。

  这篇文章先是在1988年“川鄂湘三省食品发酵学术研讨会”上发表,接着刊载在湖南《食品发酵》杂志上,后来又获湖北省微生物学会1998年优秀论文一等奖。文章采用的数据,现已为行业广泛采用。四川某大学一位姓李的教授发表在《中国酿酒》杂志上的与蒋红星的文章内容雷同的文章,比蒋的文章迟了一年。

  有人认为李文即使不是仿造也是在蒋的文章之后,建议蒋红星讨个说法。蒋红星却认为,不管怎样,自打李文发表以后,在中国白酒质量评比活动中才有了小曲清香这样一个概念,国家还把枝江小曲作为固态发酵酒的样本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这无论对于枝江小曲还是全国白酒行业都是一件大好事。再想自己人微言轻,“我的文章反响自然不如李文反应强烈,李文的发表促成了这样一件大好事,对我来说也算心想事成。着眼于人类共同进步,少计较个人得失,我想这也是夯实技术积淀并修炼自身品格的一种方式。”蒋红星如是说。

  文商新模式

  百年品牌添能量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曾到枝江酒业考察,勉励蒋红星要有信心,要在商业模式和文化底蕴上下工夫,做到文商结合,扩大市场占有率,抢前进位。他说,枝江酒业一定要做好文商结合的大文章,一方面要深度挖掘和传播企业厚重的历史文化,一方面要注重商业模式的再造,构建更加庞大的全国大市场。省委书记勉励的话语,说到了蒋红星的心坎上。也正是有了文商结合的新模式思路,枝江酒业人重新梳理了“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商业行为准则”、“领导准则”、“员工行为准则”等内容,并赋予了枝江酒业新的发展内涵。枝江酒业的使命是:用一流的科技,酿造顾客满意放心的产品,为社会不断创造新的财富。枝江酒业的愿景是:让枝江酒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酒,并享誉全球。围绕这一使命和愿景,枝江酒业确立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尊重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和利益,坚持技术和管理创新,奖励为枝江酒业带来良好声誉和创造更大价值的员工。

  诚然,要实现一个百年品牌的使命和愿景,要付出诸多的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正如“人间正道是沧桑”。但我们深信,一个有着文化情怀的企业家,文化所给予他的回报是丰厚的,由文化所产生的价值也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