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昌镇,位于成都市上风上水的城西龙头核心地位,原名崇宁县,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始建于唐仪风二年,改曰周昌,寻复曰康昌,五代梁改曰归化,后唐复故,晋改曰彭山,汉又复故,宋改曰永昌,崇宁元年始改曰崇宁,明清皆属四川成都府,清属四川西川道。唐昌的饮食文化发达,以自然健康为特色,著名的小吃有名震西川的施鸭子、“合兴昌”糖果糕点、创建于1982年的蒋排骨、艾饽、三合泥、杨抄手、周牛肉、谭豆腐、罗桥面、梆梆糕等,这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是不可分割的。翰林院,是川西地区唯一现存的翰林院,保存较完整,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崇宁人翰林学士罗锦文的住宅。大坟包,大略起于隋唐五代时期,大坟包窑址生产的陶瓷与邛崃窑址风格相似,虽遭毁损,但是其先进工艺和陶瓷生产延续至今,有很高的科考价值。
古镇风貌由古老建筑所决定,古建筑的分布和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也左右着古镇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如今遗存下来的古镇绝大多数分布在边远村落,其建筑通常称为乡土建筑,乡土建筑不仅包括人们常说的民居,还有种类繁多的民间公共建筑和寺庙、祠堂、学堂、村楼、戏台、寨门、会馆、书院、楼阁、古桥、塔等等。
然而地处川西坝子的唐昌古镇,则是距离大城市最近,交通便捷的古镇之一。其人文历史文化、农业观光和旅游资源的设计、研究、整合、推广、开发、营运出现一种新思维转型。
唐昌是蔬菜、花卉苗木的主要生产基地,是成都府南河上游生态绿色屏障。
唐昌古镇总体规划在四川具有唯一性价值,其核心建筑就是现存的崇宁文庙,成都市长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担了文庙项目的施工任务。在修建中强调传统工艺做法和传统材料,保持文物建筑原有风貌;强化唐昌成都市级历史文化名镇的地位,争取申报成为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这是记者在12月19日在首届成都市古建园林技术高级研讨会暨郫县唐昌古镇保护性规划研讨会上获悉。
古镇是“生态产品”的价值核心,塑造唐昌古镇尺度的优秀品牌,必然涉及到古建筑真实性保护革命。古镇往往与农村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古镇带动农业、村镇、农民将获得新的繁荣空间。
唐昌作为县治所在地约1337年,是古镇中少有的“千年古城”,皇家故城。唐朝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唐昌正式建县,初称唐昌县,取大唐昌盛之意。唐代唐昌经济生活中的“草市”曾被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载入《中国通史》。唐朝咸通年间(公元860—873年),唐昌县城有了集镇的雏形,生产发展出现了繁荣景象。宋朝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唐昌改名为崇宁县。
古城内东南西北四条街的十字街口,东西、南北相互正对,不偏斜,颇标准,这是因为唐昌古镇在唐朝时期建制,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孙朱悦尊驻扎于此,封崇宁王。城墙均加冠戴帽,街道对正不偏斜,以体现王者大气,异于其他县城。古城门城池(濠沟)为两次绕城而过的溪流,在川西县中不多见。
唐昌古城有东西南北四条主街构成城内空间格局的主要框架。在十字街口分割出的大格局下,古城内分布有一寺、两观、三更香、四大街、五城门、六街口、七宫、八庙、九戏楼、十字库。
唐昌政府抓住古镇核心资源,分阶段实施古镇保护。在保护理念有很大转变:由单纯的物质保护,到对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中各种积极因素的保护;由博物馆式保护到“民间遗产”保护;由一味仿古的复兴到“以人为本”的振兴。
唐昌保护的重点是古镇整体格局,保护的内容包括:街区、建筑、空间、环境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功能定位,规划区是以文化、休闲、旅游功能为主体,兼有居住、社区服务等功能的复合地区。
充分保护与发掘历史、文化资源,统筹安排各项建设管理活动。改善唐昌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使居民安居乐业。
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特色文化旅游与休闲旅游的开发和经营,努力给游客提供良好的参观体验。
古镇的自然环境是以田园、植被树木,以及山水自然风光为主要内容,是古镇的背景环境,两者共同形成“图—底”关系,对古镇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古村镇由于小规模和农耕生产的需要,使其更易接近于自然。在古镇旁边的妈妈农庄是国家AAAA级景区,被称为成都的“普罗旺斯”,是四川第一个规模化薰衣草基地,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薰衣草庄园。极具特色,成都国际化生态休闲的新品牌。
打造四川古镇必须是一项系统工程,古镇打造一定要落实到实处,让古镇发扬光大并持续发展,就必须完成来一次脱胎换骨式的运作。我们认为必须与西部大开发及成渝经济特区的政策挂上勾,把其当作统筹城乡的配套实施的一次伟大实践,从土地政策上给与倾斜,与开发商投资公司采取多种经济模式开发古镇。即:整体包装古镇宣传古镇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古镇旅游与古镇特色经济相结合;投资参股与独立开发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四川地方经济特色的文化产业新路子。
从原真性到真实性
走中国古建筑保护道路
对中国古建筑保护,历来有着巨大分歧。记者从会议上获悉,中国古建筑保护法去掉原真性三字,开始走真实性保护道路。所谓真实,就是健康状态下的恢复。现状不等于原状,而是强调初始性健康状态。
当西方对于古迹保护与修复的理论逐渐达成一致,东西方之间又开始了一场新的论战。由于东西方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文化背景、历史兴衰以及对保护的观念的不同,因此对历史遗产保护的原真性理解也存在一些方面的差异。
2005年10月30日通过的关于中国特色的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的共识——《曲阜宣言》。东方的传统建筑大都以木结构或夯土结构为主,与西方的砖石结构有着本质的不同。建筑物不像西方建筑一样很多都可以延续千年不倒,而因此带来的建造与修复的观念上的不同。东方比较看重历史建筑的无形价值,即整体性保持和技术工艺的传承,常常会更换建筑的一些构件和材料,甚至改变颜色。
显然,这一做法与《威尼斯宪章》所规定的修复原则格格不入,按照西方的观念,这些建筑很难达到世界文化遗产的登录标准,于是产生了东西方对于“原真性”的讨论与争论。
为此,1994年专门在日本的古都奈良召开了国际性“关于原真性的奈良会议”,讨论并形成了与《世界遗产公约》相关的《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简称《奈良文件》)。会议指出,原真性不应理解为文化遗产的价值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文化遗产价值的理解取决于有关信息来源是否确凿有效,原真性的原则性就在于此。所有文化和社会扎根于有各种各样的历史遗产所构成的有形或无形的固有表现形式和手法之中,对此应给予充分尊重。
《奈良文件》中肯定并强调了文化多样性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本质的方面,保护和增进我们这个世界文化与遗产的多样性应大力提倡,而且必须从原真性的原则出发,寻找各种文化对自己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方法。由此看来,日本人这个会议上取得了胜利,让世界文化遗产关于原真性评价的标准回归到一个更加本质的层面,不再受由于地区历史差异所造成的观念差异的制约。
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建筑、古城等保护日益带有功利、肤浅的色彩,没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假古董亦到处出现,商业化浪潮对文物保护也带来一定的冲击。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有四万件国宝级不可移动文物受损,其中两万多件是城市建筑。
那些价值难以衡量的老东西和城市“发展”之间究竟哪个更重要?古建筑的价值何在?如何保护?如何利用?这些问题一直伴随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
由谁保护和保护资金来源是古建筑保护的关键所在。目前在《文物保护法》框架下,财政资金的官方保护成为中国古建筑保护的惟一成熟模式。然而,覆盖面和执行状况难尽如人意。
欧洲在古建筑保护上很有成效和经验。英国的国家信托模式,独立于政府之外进行遗产托管,修复之外还进行改造和经营;法国的REMPART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联盟,集合志愿者对保护建筑做义务修复。它们的资金大部分则来自于基金会之类的民间资金。
研讨与对话 规划与发展
12月19日,由成都市土木建筑学会古建园林学术委员会主办,成都市长龙建筑工程公司协办、郫县唐昌镇政府协办的首届成都市古建园林技术高级研讨会暨郫县唐昌古镇保护性规划研讨会在郫县唐昌镇隆重举行。成都市古建园林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古建园林团体会员单位、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主任杨洪春,成都市长龙建筑工程公司以及郫县唐昌镇党政领导等120余人出席了这次会议。
这是一次参观学习与技术交流型的高级学术会议。与会代表参观经成都市长龙建筑工程公司修缮一新的唐昌镇崇宁文庙,对文庙进行了施工技术现场的研讨;对崇宁文庙的施工技术、唐昌古镇保护性规划方案进行了研讨,对成都市文物古建筑修缮的有关法规、古建筑及仿古建筑设计及施工、古建筑及仿古建筑材料、园林设计等专业技术内容进行了热情洋溢的交流,团体会员单位代表踊跃发言,展示技术特长并介绍经验。
成都亚林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亚林(主任委员)、成都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王正明(副主任委员)以及四川省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白今(副主任委员)共同主持会议。唐昌镇政府何镇长介绍古镇保护性规划方案。成都市土木建筑学会副秘书长朱晓彤对会议表示祝贺并宣布新增团体会员,古建园林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庄裕光、张先进,原成都市园林局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玉培,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祁和辉,原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汪其楷,张宗荣,施维德,胡国增,何鼎康等多位专家发言。
最后,原四川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主任、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陆强作简短的发言总结。专家们结合考察肯定了唐昌崇宁文庙修复施工的成绩,指出了古镇规划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对唐昌崇宁文庙、古镇的规划设计及旅游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建议。
团体会员单位代表依次展现特长并介绍经验。成都市长龙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雷长安结合崇宁文庙修复施工经历,以《弘扬孔庙文化,认真修复文物——精心保护抢救崇宁文庙的几点体会》为题做报告;成都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研究员王正明高级工程师介绍了《文物保护的法规与工程管理》;成都亚林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谷政建筑师结合60米高的天运楼设计实例,介绍了四川地区仿古建筑琉璃瓦屋面的正确做法。会上共有十一位团体会员单位代表发言,他们分享的古建园林技术、实践经验对行业内相关项目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