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政府应成为企业过冬的“幕后推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倒逼双重作用下,企业自身意识到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从普通代工走向高端制造业,已经成为金德鑫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 杨磊

  

  金德鑫,一家位于宝安观澜的精密五金制造企业,从来料加工起步,经历转型升级成为外商独资企业。尽管企业性质发生了变化,让开拓内销成为可能,但金德鑫的主要客户仍集中在日本和欧洲。国际市场从年初开始萎靡,现在仍没有好转的迹象,这直接影响了金德鑫的销售业绩。香港老板孙国华是个乐观的人,他说,只懂得求生的企业过不了危机,金德鑫过去20多年的积累和准备以及对未来的规划,会让艰难的日子变得短暂。

  据南方日报报道,“如果客户再不通知发货,这个月的业绩压力又大了”,说这话的,是金德鑫公司的行政主管胡剑秋。这几天,公司厂房一层的冲压机车间满负荷运作,但一家客户却因为产能缩减,将约定的交货日期一推再推,这让胡剑秋有些着急。“以往年末是冲业绩的时候,催货电话一个接一个来,今年有些例外,或许真是被不景气的国际市场牵连了”。

  “今年是个意外,国际市场不景气只是因素之一”,金德鑫公司副总陈伟文介绍,公司超过五成的销售额来自日资公司,受到中日关系的影响,不少日资企业缩减产能,金德鑫作为供应商销售业绩略减,也是在意料之中。

  “销售额下滑在可控范围内,公司仍有盈利”,陈伟文说,冲在市场一线的人最懂生存的技巧。为避免风险,公司早几年就有所准备,“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目前,除了稳固日本和德国这两个大市场,金德鑫积极开拓新市场。陈伟文对未来一个时期的市场状况表示乐观,“或许明年初,环境就变了”。

  如果按照产值和员工数量,金德鑫是一个典型的中小型企业。在深圳,和金德鑫一样做精密五金的企业还有很多,它们均从来料加工起步,从国际市场获取订单,在政府引导下完成转型升级,现在面临同样的市场压力。

  今年,为帮助企业“过冬”,深圳市政府出台了许多举措,市主要领导还分别挂点企业,就地解决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困难。然而,类似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却很难渗入到金德鑫这样的中小型企业。

  尽管缺乏政府的“特殊关照”,但这批中小企业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主动寻找市场商机,用合适的方式规避风险,适时调整经营方向。依靠20多年在市场搏杀中积累的客户资源和经验,这批中小企业仍“活着”。同时,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倒逼双重作用下,企业自身意识到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从普通代工走向高端制造业,已经成为金德鑫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政府当前要做的或许不是简单地送钱送温暖,正如金德鑫负责人所言,在他们开拓国内市场仍存在顾虑时,政府应该花更多精力完善市场秩序,培养诚信的市场环境,为企业从身份的转型升级到经营的转型升级提供空间、创造条件。目前,金德鑫向先进制造业的转型仍处于艰难的探索中,政府应该做的就是当好企业过冬的“幕后推手”,包括降低营商成本、解决人才安居等问题。而企业能否在竞争中活下来并活得好,应该交由市场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