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国制造业能否在红旗轿车的堕落中警醒?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从1959年第一代红旗车参加国庆阅兵,到建国60周年新红旗检阅车亮相,先后有四代红旗轿车作为检阅车参加了国庆阅兵式。红旗轿车于1996年正式复产,但从2004年开始,红旗轿车的销量就开始一落千丈,到了2008年至今,红旗品牌基本已经被市场淘汰。

  红旗亲历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整个过程;它曾站在行业的巅峰,也曾被市场完全击垮。红旗最大的感受恐怕在于即使有行政的扶植,企业也要敬畏市场。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汽车工业是反映中国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基础,国产汽车自主品牌的衰微对中国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敲响了警钟。但愿我国的汽车制造业能如家电企业一样崛起!

  红旗轿车往昔荣光:计划经济催生“国车”

  红旗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不仅仅是中国轿车工业的开端,更饱含着民族情感,是中国自主、自强民族精神的体现。

  红旗轿车是“第一汽车制造厂”设计制造的,1956年也就是第一辆解放牌卡车诞生的时候,因为当时领导人一句“哪一天开会的时候,能坐上自己生产的轿车就好了!”,一汽承接了研发、生产的任务。

  从1958年7月1日高级轿车项目上马,到第一辆红旗轿车的诞生,只用了33天。当年8月,为了在建国十周年庆典上用上国产高级轿车,中央又向一汽下达了制造国产高级轿车的任务。一汽的工人们以一辆1955型的克莱斯勒高级轿车为蓝本,根据中国的民族特色进行改进后以手工制成了一辆高级轿车。这辆轿车正式命名为“红旗”并采用了毛泽东手书的“红旗”标志。

  从1959年第一代红旗车参加国庆阅兵,到建国60周年新红旗检阅车亮相,先后有四代红旗轿车作为检阅车参加了国庆阅兵式。上世纪60年代开始,红旗车被规定为部长以上首长专车和外事礼宾车。

  虽然当时的红旗轿车无论是外观还是发动机,都是参照国外品牌进行设计生产的,也存在一些不足,但还是以自行设计为主,包含很多民族特色。特别是在工艺落后的情况下靠的是自己的双手、智慧,根本谈不上经济刺激,全靠的是一种精神。

  有了这种开拓和钻研的精神,改革开放原本应该是红旗轿车得以发展的最佳时期,可是红旗却并没有走向盛世。

  国产车出路:别光指望政策 敢于直面竞争

  从2010年底开始,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导致自主品牌在纯进口、合资以及合资自主车型的围剿下举步维艰,面临生存危机。到了2012年,情况更加严峻。

  同时,自主品牌盼望的汽车下乡政策也越来越渺茫,而且由于政策的递减效应,汽车下乡补贴政策推动2009年微型车市场销售增长了100万辆,2010年则只增长了50万辆,2012年即使再启动汽车下乡政策,增量可能仅有25万辆左右。

  此时,公务车市场目前成了自主品牌再度翻身的最大希望,为此2012年10月22日,专门面向国内政务市场的红旗H7公务版汽车上市。

  对车企来说,能否在公务车市场称雄,最核心的因素还是产品和服务能否适合市场。就像之前的奥迪,之所以能够长期雄霸中国公务车市场,关键是产品和服务达到了很好的水平。如今红旗等国产品牌,虽然在技术上号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熟技术,但还有待市场的检验。红旗第一次停产,就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遭到领导的极大不满而导致的,公务车市场是块大蛋糕,同时做不好也可能是剂毒药。

  红旗轿车为什么在历史上一直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座驾,却不能扩大市场销售?根本原因就在于红旗习惯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式经营,而鲜有市场竞争意识。行政干预过多,让红旗本身就失去了市场竞争的动力,因为对于红旗来说,不管产品品质如何,反正都是领导干部用车。

  随着公务车在中国整个豪车市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是否成为领导座驾的意义也就越来越小。红旗曾两次被市场淘汰,一次是被中央领导喊停,一次是被市场主动淘汰,两次都没能吸取经验教训,始终做着“国车”美梦不能醒来。丧失创新的精神,品质难有飞跃,如果现在还不能放下身段、正视市场的竞争,前景依然不妙。

  而要参与市场竞争,就要摆脱依赖政府行政支持的惰性。仅仅依赖“传统、记忆”来赢得市场并不够。如何做好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工艺和品质、科学有效的市场营销、完善贴心的售后服务等工作,都将是红旗等民族品牌面临的问题。

  (腾讯财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