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民企老板“前职业惯性症”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古人云“精于小、必废于大。”业务型老总就是这句话的最典型代表。

  在中国民营企业中,管理型老总也许仅占总数的5%,而95%的老总都是业务型。

  管理型老总比较具有战略眼光和管理观念,注重企业战略设计、企业整体管理架构及管理机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重视企业管理制度建设、重视管理流程的设置、主张一切行为遵循标准化程序化和科学化原则,善于分权、授权、知人善任,让下属忙、自己闲,60%的时间考虑企业今后发展方向,40%的时间应付日常工作锁事,日常业务工作大部分交给下属去做。管理处于有所为,有所不为之境。

  而业务型老总则完全不同,管理处于亲力亲为,无所不为之地。每天98%以上的时间用于处理日常工作,比如联系客户、与银行谈判贷款事宜、面试应聘人员、召开新产品研发会议,让下属闲,自己忙。很多民营企业老总热衷于把权力紧抓在手中,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结果下面的人没事干,而他却累得要死,且执行效率还不高。不要认为你整天瞎忙就是敬业,其实这是在阻碍整体效率的提升。

  业务型老总大都有一种“前职业惯性症”,即在他创办公司之前,都从事过业务经理。

  这样,一旦自己创办企业当上老总,其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仍然摆脱不了以前职业所形成的习惯,仍然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客户、开发新市场、联系销售业务等事情上,而作为一个老总应该做的事情(制定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建立正规化管理机制、财务控制、选拔任用人才)却很少过问。他们难有时间坐下来冷静地考虑长远战略和企业内部深层次的管理机制问题,一天到晚忙于各种应酬、见客户、见政府领导、出席各种会议、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一天到晚处于极度亢奋之中,难以有一个宁静平和的心态,有一种“坐不住”的性格,永远处在一种躁动之中。业务型老总虽然已经上升到老板层次,但其精神状态仍然停留在业务员层面上。

  特别是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主并未接受过专门的企业管理的训练,他们实践感受比较丰富,而理论水平却比较缺乏。当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时,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民营企业主便应适时地退居二线。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等等方式,让那些拥有较多管理水平、技术的人,由他们来负责企业的决策、管理,勾画下一幅蓝图。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民营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在工作中不被授予实权,或是在开展工作中不断受到来自老板的权力干扰,使其工作计划无法如期完成,最后导致工作业绩和能力体现不出来,然后又被指责为“没有能力”,最后被一纸“辞退通知书”炒鱿鱼。担任过民营企业高级主管的大部分职业经理人大都有这种体会,其内心深处含有太多的痛苦、酸楚和无奈。

  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老总摸着石头过河,从幼稚到成熟,从盲目到理性,从独断专行到民主管理,从家族制度到现代企业制度过渡,如何跨过面前的这道坎,便将构成明天中国企业家们成功的路标,把中国民营企业20世纪的辉煌扩延至21世纪。

  (曾水良)